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一度是世界科学中心,涌现出安培、拉瓦锡等一批科学家。19世纪中叶,化学家、物理学家盖一吕萨克则担任过下议院和上议院的议员。政府往往还从某一具体目标出发组建垄断性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并将各类科研资源集中到巴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逐渐失去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张柏春《科技革命与法国现代化》

材料二 1939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延安建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指出:“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之后,国防科学社、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重要学术团体接连成立。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性”,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时常处于“无暇顾及”状态。

——摘编自尚明瑞《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19世纪中叶之后失去世界科学中心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探索科技体制的不同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2023-09-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一度是世界科学中心,涌现出安培、拉瓦锡等一批科学家。19世纪中叶,法国政府给予一些优秀科学家公职待遇。在光学、电学等领域颇有造诣的阿拉果曾出任法国海军和陆军部长等职,化学家、物理学家盖一吕萨克则担任过下议院和上议院的议员。政府往往还从某一具体目标出发组建垄断性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并将各类科研资源集中到巴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理工科高等教育的重点聚焦在传承文化、塑造精英、帮助学生通过国家考试上。19世纪中叶之后,法国逐渐失去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张柏春《科技革命与法国现代化》

材料二   1939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延安建立自然科学研究院,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指出:“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之后,国防科学社、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重要学术团体接连成立。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性”,把是否掌握自然科学当作判定“好的革命者”的重要标准。由于严峻的革命形势和繁重的革命任务的束缚,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时常处于“无暇顾及”状态。

——摘编自尚明瑞《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19世纪中叶之后失去世界科学中心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探索科技体制的不同点,并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探索科技体制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年11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的科技创新管理,谈谈你的认识。
2023-03-07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摘编自《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秦国普遍使用的耕作方式的名称,并论述秦国崛起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推行不等价的掠夺性交换,使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急剧恶化。19世纪末,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西方农业科技才逐渐地传入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和新增人口主要留在农村,农村只有拼命复种和垦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高。清末“新政”期间,农商部虽积极发展农业科技,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来从根本上改变晚清落后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

——摘编自邹德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兴起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科技未能根本“改变晚清落后”的原因。

材料三   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大事件一览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31美国人发明使用畜力牵引的联合收割机
1860年以后英、美等国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
1889美国研制出内燃机驱动的拖拉机
20世纪20年代内燃机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在美国大规模使用,迅速推广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广泛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
21世纪初中国研发出耕耘、除草、喷药、收割等多种农用机器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范围内农业机械化的大致历程,并谈谈你对近现代中西方农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2021-04-0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科技成就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在数学、传统医学、传统天文学、法医学、传统农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推动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技作品如《梦溪笔谈》《圣济录》《洗冤集录》《统天历》《农书》等。四大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罕见的篇幅来讨论朱熹的科学思想。

——摘编自刘芹《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作用。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发展科技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 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


----摘编整理自岳麓版 《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在第四次工业及技术革命中,中国由前面三次工业及技术革命的落后者和追随者变成了并跑者乃至引领者,逐渐改变了西方国家对全球科技发展的主导性和垄断性影响,促进了国际社会科技发展的区域平衡性和公平性,逐渐破除少数西方科技强国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垄断性阻碍。最为典型的便是中国在高速互联网技术、5G通信、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大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等不少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住。

----摘编自保建云 《中国和平崛起与中华文明复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成为领跑者”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并谈谈你如何看待近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0-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综历史试题
7 . 历史文献纪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1   竹简木牍


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右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辖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九九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主题2   学者著述


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的权力,扶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自由择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2)根据材料,概括两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比较这两种思想反映的不同社会背景。

主题3   新闻报道

清末创刊的《北京醒世画报》记录了宣统元年(1909-1910)间的北京民众生活。其中,一则报道述评:“汪姓少妇时常与他(她)男人讲平权自由,前两天该妇人晚上出去没回家。他(她)男人一问他,他(她)反炸啦,说现在时代平权自由,我不能受你压制,我爱怎么就怎么,你管不了。咳,这叫野蛮不要脸,那能算自由吗?”此外,诸如反对女子公开抛头露面、斥责主家虐使婢女、同情女子外出摆摊补贴家用等均有报道。


(3)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所述社会现象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充分运用材料。)

主题4   文献荟萃

《理想国》《九章算术》《十日谈》《哈姆雷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论法的精神》《共产党宣言》《狂人日记》《地质力学概论》


(4)围绕“历史文献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项文献,提炼出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文献,以这4项文献的主要内容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文献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4-2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高三4月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