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021-09-12更新 | 3692次组卷 | 50卷引用: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图推测最为合理的是
A.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果遥遥领先于西方B.秦朝专制皇权建立严重阻碍科技成果产生
C.宋元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繁荣D.近代科学兴起促使西方科技成果赶超中国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促成了中国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端,洋务派的科技观由此形成。针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等人提出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的构想。“他们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内战引起的。”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对近代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洋务派设译馆,培养翻译人才;开办新式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洋务派的科技观经历一个由浅到深渐变的过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30余年,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近代化的问题,最终失败。这根源于“中体西用”本身存在着无法解决的自相矛盾。

——摘编自高庆节《试论洋务派的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维新派把科技进步看成是国家强盛最有力的杠杆。他们看到了科举制度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巨大障碍,围绕着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废除科举,创办新型学校,必修自然科学。在维新派的号召下,一时间学会林立,如雨后春笋,“除去与维新运动有关的学会,自然科学方面着实是“有一学即有一会',有农学会、矿学会、工艺会、化学会等”。学会大都以“兼采中西各法与天地自然之利”,“互相讲习”。

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持译书局的工作,编译了大批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内容的教科书,并创办报刊,积极宣传西人光化电声算之述作。总之,维新派对中国近代科技体制化做了极大贡献。

——摘编自胡晓登、周松柏《戊戌维新与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科技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科技观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下列有关图1到图2演变实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B.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到大机器生产D.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仲景(约公元215~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战乱频繁、疫祸不断,据史书记载,献帝建安年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量人口死于伤寒症。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同情百姓,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从此,他“勤求古训”,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五藏论》《评病药方》等著作,它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推崇。

清代医家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张仲景也因其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摘自许敬生《中国历代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对古代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仲景取得巨大医学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8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
A.开始淡化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
B.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
C.准备用科学技术引领改革开放
D.在科技发展问题上已无冒进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订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A.《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C.《论科技造福人类》D.《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