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1高三上·福建福州·期中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公元年代世界人口中国人口估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最高估计数最低估计数
1
700
1100
1400
1600
1700
1800
3.27亿
2.07亿
3.20亿
3.74亿
5.79亿
6.79亿
11.24亿
1.70亿
   
3.01亿
3.50亿
5.45亿
6.10亿
8.14亿
0.60亿
0.58亿
1.00亿
0.75亿
2.00亿
1.50亿
3.40亿
18.35%—35.29%
27.05%
31.25%—33.22%
20.05%—21.43%
34.54%—36.70%
22.09%—24.59%
30.25%—41.77%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因素。
2021-10-13更新 | 33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专题01唯物史观
20-21高二下·山东潍坊·期中
2 . 如表为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欧洲亚洲拉丁美洲
1901—192085%4%4%
1961—197033%13%39%
1981—199010%38%47%
A.亚洲和拉美的移民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居民
B.美国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C.欧盟的成立是欧洲移民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
D.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移民去向
3 . 晚清时期,台湾茶业逐渐发展起来,厦门“泉郡五县乡民渡台做茶佣工者向以数万计”,其中许多就是采茶工;而武夷山茶工几乎全由江西男子充任,“闽山摘茶”成为江西贫苦农民谋生的一大出路。由此可知
A.茶叶生产中心发生转移B.茶业发展带动人口流动
C.东南地区租佃关系盛行D.对外贸易刺激茶叶经济
2021-05-13更新 | 71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08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1·山东淄博·二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口大迁徙,古已有之。然而,以哥伦布航行美洲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才真正激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人口迁移大潮。卷入其间者,粗略分来,不外两类移民:自愿性的移民和强迫性的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或欲实现政治扩张、宗教传播之类的抱负。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摘编自沈坚《地理大发现与人口大迁徙》


(1)读如图,指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迁移路径。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类移民加以说明。
2021-05-05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7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安徽淮北·二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年份165017501800185019001950
非洲100959095120198
亚洲(苏联除外)3274755977419151320
拉丁美洲1211193363162
北美洲1162681168
欧洲与苏联103144192274423593
大洋洲2222613
总计545728906117316082454

——据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上表为1650—1950年世界人口统计表。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4-27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6 . “闯关东”通常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时期内,我国山海关内的百姓去东北谋生的历史。如图反映的是民国时期山东省民众“闯关东”的情况,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山东民众第一次闯关东高潮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促使山东省民众闯关东骤减
C.华北事变后导致山东民众出现第二次闯关东高潮D.日本投降、山东解放促使山东民众闯关东情况骤减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券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雾八户前往。1765年,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民、冒险者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1790年,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1850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王洪慈《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不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1高一上·山东·阶段练习
8 .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020-10-14更新 | 28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2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0·全国·高考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
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l7.55.0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
工作
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
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7-09更新 | 597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技巧08小论文题
2020·江西上饶·模拟预测
10 .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2020-06-28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9近代中国的经济(分层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