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以后欧洲白人继续移入,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后来形成了布尔人,即今天南非的阿非利堪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新航路开辟时期,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大洋洲、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族群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2021-1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下图)

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政局政策影响人口变动B.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历史
C.我国人口上涨趋势基本停止D.改革开放后死亡率明显下降
2021-11-15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规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贸易”。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

材料二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路线图



(1)读如图,分别指出欧洲与亚洲人口跨地域转移到哪些地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亚人口转移不同方向的历史原因。
2021-06-14更新 | 8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全国·期中
4 . 下面是1910年美国主要城市的外国移民所占比重情况表。据此判断
城市纽约波士顿洛威尔劳伦斯
外国移民所占比重40.8%36.3%40.9%48.3%
A.欧洲殖民国家加紧对美国的渗透
B.强制性的全球人口流动仍在持续
C.移民促进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
D.外来人口是美国城市人口的主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亚欧民族大迁徙地图。据此可知
A.亚欧民族迁徙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B.西哥特人不断南迁灭亡东罗马帝国
C.当时中国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D.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6 . 如表为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欧洲亚洲拉丁美洲
1901—192085%4%4%
1961—197033%13%39%
1981—199010%38%47%
A.亚洲和拉美的移民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居民
B.美国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C.欧盟的成立是欧洲移民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
D.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移民去向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两晋之际,“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百姓乃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成家”。唐代安史之乱使得大量流民南迁。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但因轻重不一负担不均,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民户迁徙……许多王朝建立后往往将某些潜在敌对势力强制迁移至容易控制的地区。同时国家也有计划地迁徙人口于边疆地区。明清以来,国内人口剧增、土地兼并严重,少地农户不得不铤而走险,违禁出走海外谋生。移民这一社会现象几乎是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而且伴随人类社会而发展。

——摘编自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材料二   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叶,美国移民的主体从黑奴到爱尔兰人,从犹太人到墨西哥人,20世纪中后期亚洲移民逐渐超过欧洲移民。美国每年移民都达几十万人,其中包括美国公民的配偶、子女或者特殊人才,也包括政治难民和留学生等。许多优秀留学生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这也是美国科技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沿海一些州和城市成为新移民集中的居住地域。有一项研究估计,1980年仅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就在150万—400万人之间……19世纪末至今,美国移民政策从鼓励自由移民转变到限制和选择性移民,这一转变适应了美国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摘编自李静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与移民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简析影响19世纪末美国移民政策转变的因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制定移民政策的立足点。
2021-05-24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时间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 18.3%18.3%2.4%22.9%5.45 亿
1750 19.2%13.1%1.6%30.9%7.28 亿
1850 22.7%8.1%5.1%35.1%11.71 亿
1900 24.9%7.4%9.0%24.9%16.08 亿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个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9 . 人口迁移

材料一 西晋永康元处(公元300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主中原腹地洛阳,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等相继南迁。……从明清到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国内移民现象是闯关东、走西口。闯关东(关东泛指今东北地区)即明清至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简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关东之所以叫” 闯“,是因为清朝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不准内地人迁入。随着日、俄势力不断蚕食东北,清政府解除封禁,鼓励移民实边;走西口(西口泛指长城以北,主要是内蒙古一带)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生活较困难,以及内蒙一带边防的需要,山西、陕西等地民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大批难民涌入关内,达数十万之众。”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市民为躲避战乱,或匿身附近农村,或迁居租界,许多人扶老携幼逃亡武汉、上海等地。抗日战争时期,约有10万难民迁入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河南发生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灾荒,多灾多难的中原人民辗转洛阳沿陇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后方“。

材料三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0多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小的农民加入兵团。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也相继成立。20世纪80年代 以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西部人口涌向东部、南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1)依据材料一,在下图中分别画出“闯关东、走西口”的主要路线。

清朝疆域图(1820年)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三条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要求:多角度思考,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4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1935年,南、中、北美洲的白人移民分别为4090万人、690万人、12430万人,而黑人移民则分别为1870万人、840万人和1240万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人口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