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宋代和明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比较表


材料二督抚的设置始于明代,只是明廷为强化中央集权、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协调地方事务而由中央都察院派驻地方的高级官员。设置之初,督抚均为临时性质,事毕即裁。明代后期,督抚之职渐渐由临时派遣变为长期设置,其管辖范围也由变动频繁到相对固定。清代沿袭了明代的督抚制度,但不同的是,清代的督抚由虚衔变成了实官,并取代布政使司成为了最高一级地方组织的长官;同时,清代改变了明代督抚兼制领省州县和跨省的做法,通过裁减或新设督抚,使督抚的辖区、驻地与省区统一起来。总的说来,一般总督管两省或三省的军政与民政、巡抚则为一省的地方长官,军事归总督、民事归巡抚。

一一摘编自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两代地方行政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的督抚制度和明朝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督抚制度的影响。
2021-01-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全国卷历史试题
2 . 国家治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某学生搜集的有关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部分材料

内容出处


图为出土于湖南的里耶秦简户籍薄,其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注释: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
《新见里耶秦简牍资料选校》
河南尹田歆日: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后汉书·种皓传》
(南朝陈)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三则文献史料关注国家治理的视角。
(2)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至明清时期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