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大事
1841两广总督祁贡上《请推广文武科试疏》,提出变革选官制度的动议。
1864李鸿章提出“欲觅制器之器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科取士”。
1898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1898623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改试策论;9月,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
1901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出身,对成绩优秀者再行考试,殿试后“因材器使,优予官阶”。
1903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留学生归来后的待遇和地位。
1904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并对国内学堂毕业生的出身和奖励做出规定。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
1905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被清廷采纳。
1905拟定《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规定对留学生根据考试优劣给予官职。留学生选官制度确立。
1913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文官考试制度建立。

——依据《中国近代史》选编


请仔细阅读表格中信息,从中提出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材料,阐述合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时期教育部于1912928日公布了《小学校令》,对初等小学有关课程作出一定规定,如表(括号内数字为每周教授时数)。

初等小学校各年级教授程度及每周教授时数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修身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国文发音,简单文字之读简单文字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之书法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
算术20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
5
百数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
6
通常之加减乘除
6
通常之加减乘除,小数之读法、书法及其简易之加减乘除等
5
手工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图画单形,简单形体
1
单形,简单形体
1
简单形体(男21
唱歌平易之单音唱歌游戏
4
平易之单音唱歌游戏普通体操
4
平易之单音唱歌
1
平易之单音唱歌
1
体操游戏,普通体操
3
游戏,普通体操
3
缝纫运针法,通常衣服之缝法(女1通常衣服之缝法,补缀法(女2
总计222628
29
28
29

阅读表格,从中提取任意一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理充足,逻辑清晰)
2022-02-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3 . 晚清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专门有《各学堂奖励章程》(下表)。这一章程(     
级别学堂类别奖励出身授职升学
第一级通儒院翰林升阶即任较优之京官外官
第二级大学堂
分科大学
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各部主事升通儒院
分科大学之选科同进士出身员外郎/主事/知事
……
第五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升中学堂、
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实业学堂

A.旨在增强传统科举生命力B.为维新变法提供了人才基础
C.有利于缓解教育变革阻力D.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的成熟
2023-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西方主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相关法案主要规定
美国《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年)等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到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初等教育法》(1870年)对5~12岁的儿量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普通学校法》(1872年)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设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共性特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3-07-0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所示为1881年留美归国学生的职业和人数表。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国务总理1人外交官员11人电报局长4人工矿产业7人
外交部长1人大学校长2人电报官员6人兵器工厂2人
侍郎1人教师1人海军将官4人报业记者1人
公使2人铁路局长14人海军舰长4人
政府公职7人转入商界8人海军军医3人
律师1人海关职员1人海军军官8人
A.大部分归国学生从军B.归国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中国教育实现近代化D.清廷的对外政策走向了开放
2022-02-21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6月5日——热点6:教育选官专题-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民国时期福建地区农业学校统计表。

创办时间

学校

分布

办学主体

办学层次

19121926

福清县立初级职业学校等2

福清、厦门

官绅合办

侨办

初级/高级

19271936

协和农业职业中学等5

福州、邵武、晋江

教会办

民办

初级/高级/高等

1937-1949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等12

莆田、浦城、永安、上杭、龙岩、平和、福清、德化、南安

公办

民办

初级/高级/高等


据表可知,当时福建(       
A.农业教育地位日益突出B.近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C.农村经济实现艰难转型D.近代农业教育渐成体系
2022-03-06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发出了外抗强权、内求变革的呼声。他们揭露封建“衰世”的腐朽,质疑儒家经典、科举取士的现实价值;首倡学习西方科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改革社会,抵御外侮,提倡学习“西学”,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掌握西语,了解西技。这是中国近代人才观变革的开端。

——摘编自胡婵《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 根据新的人才标准,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具体见下表

洋务运动时期所办新式学堂简表

类别年代学堂名称地点创办人
外语学堂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奕䜣
1863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李鸿章
军事学堂1887广州陆师学堂广州张之洞
1890南洋水师学堂南京曾国荃
技术学堂1867福州船政学堂福州左宗棠
1887台湾西学堂台湾刘铭传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教师总数由899.4万人增加到1036.7万人,高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60.4万人,科技人员总数1978年435.68万人,到1992年,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上升到 1759.7万。图书馆由1218个增加到 2558个,县级文化馆由2748个增加为2900个;1979—1998年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6651.9亿元。

——摘编自罗洪铁等《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时期人才标准提出的背景,概括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创办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才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人才建设的历史启示。
2022-01-19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
A.近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备B.清末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C.改革侧重考试形式变化D.清末教育体制平稳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