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博士论文一览表(部分)

作者毕业学校毕业时间论文题目
蒋廷黻哥伦比亚大学1923劳工与帝国:关于英国工党,主要是工党国会议员对于1880年以后英国帝国主义的反应的研究
雷海宗芝加哥大学1927杜尔哥的政治思想(注:杜尔哥为法国人)
齐思和哈佛大学1935春秋时期的中国封建制度(注:对比研究中西封建制度)
皮名举哈佛大学1935胶州湾租借:一项基于外交和帝国主义的研究
吴保安
(吴于廑)
哈佛大学1946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对比封建欧洲探讨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
何炳棣哥伦比亚大学1952英国的土地与国家,18731910:对土地改革运动和土地政策的研究

注: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思想界围绕“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随后又引发了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论战,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封建”问题。

材料二   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评价史学著作学术价值高低的基本标准。上述6位学者,大都能够充分利用美国大学优越的西洋史资料   条件,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这批留美西洋史学者的博士论文除了运用扎实的史料之外,在研究视角上也有诸多创新之处。蒋廷黻在留学时敏锐地看到了一战期间工党在英国政坛上的迅速崛起这一新的政治动向,试图探究这个将来极有可能执政的左翼政党在外交政策上是否会出现大的变化。皮名举有效利用哈佛大学优越的学术资源,综合使用多国档案,并且充分吸收美国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各种范式,在研究视角上实现了突破,完成了一篇出色的国际关系史论文。

——摘编自杨钊《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与美国的西洋史学术传统一以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博士论文的选题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留美西洋史学者博士论文的学术价值。
2021-04-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