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依据表中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尚书·甘誓》载:夏启“恭行天之罚”,讨伐有扈氏
《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尚书·汤誓》中商汤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
《尚书·召诰》认为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
A.民本思想是政治认同的基础B.执政者注重社会权力的来源及合法性
C.夏商时期战争具有正义性质D.夏商朝代更替体现王位世袭制的特点
2022-12-07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即“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福”途径的变化
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
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尚书酒诰》的若干记载,讲述了周成王时,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殷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周公对卫国君臣的训诫。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要求大意
“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
“戒缅酒”强行断绝沉湎于酒
“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
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
C.礼崩乐坏现象引发关注D.礼法并用思想得到运用
5 . 王令传递主要指周王派臣属将行政军事命令传递给执行者的过程,西周前期主要由史官负责。西周晚期,负责王家日常饮食事务的善夫进入政治权力中枢,与史官等近臣共同传递政令,并且近臣经常重申王令。这折射出西周晚期(     
A.周天子王权的弱化B.史官制度不断完善
C.中枢权力结构异化D.分封等级制的瓦解
6 . 据《管子·桓公问》的记载,“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设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淮南子·主术训》也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     
A.蕴含着原始民主因素B.受制于社会舆论导向
C.重视社会道德的构建D.强调君民关系的和谐
2023-03-30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初期的统治者无不祖述文王之德,效法文王之治,主张“克明德慎罚,不侮鳏寡”,并告诫子孙“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这些措施
A.利于塑造民众的政治认同B.促进了家国一体格局的形成
C.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D.推动文王成为历代治国榜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代君主与诸卿会商政事,通常在例行的早朝上进行,若有重大疑难政事,君主还往往召集众卿大夫临时集议。朝议者的资格都是由宗法身份和官职所排定,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参议成员的权利不容任意侵犯。周代的朝议
A.具有贵族民主色彩B.表明官僚政治制约君权
C.破坏宗法等级制度D.导致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
C.构建政治认同D.推进家国同构
2024-02-28更新 | 197次组卷 | 1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10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