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2 . 周公称赞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同时,西周在官职设置、官员选任、政绩考核和狱讼处理上,均“仪刑(效法)文王”。西周统治集团此举意在
A.反思殷商败亡的教训B.宣扬以德治国理念
C.表彰文王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
2022-02-14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淮南子》载:“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昭,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这主要表明,禹
A.制定了完备的礼乐制度B.注意倾听民众的声音
C.利用宗法思想进行统治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2021-03-28更新 | 376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代时,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西周初年,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西周晚期,厉王行专利之法激发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这共同反映出商周时
A.权力与血缘相联系
B.王权专制受到制约
C.仁政思想深入人心
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公曾说“上帝关怀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公的这些话,也被编入《左传》和《孟子》等书中。这说明(     
A.周公的仁政思想影响深远B.儒家思想影响了西周的施政
C.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D.西周开始利用神权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相传,黄帝在为万民立下赫赫功勋后乘龙上天;夏商时期,“龙”被塑造成一个通天的媒介,巫师祭祀时,将对龙的歌颂作为与“神”对话的一种手段;周朝时,“龙”的权力色彩淡化,逐渐被改变成一种追求和谐与祥瑞的象征。中国先民对“龙”崇拜的变化
A.取决于君主的个人好恶B.得益于专制统治的确立
C.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倾向D.反映了神权政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B.禅让制度遭到破坏
C.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D.黄帝族高度集权
8 . “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
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基本形成B.青铜礼义文化普及南北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血缘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2022-05-0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10 . 在周人看来,决定天命转移、王朝兴衰的关键是“德”,必须“以德配天”。同时,“敬德”与天命的联系是民意,天命显现于“民情”,“民情”成为天命的依据。只要“敬德”就能保天命,而不必求助于宗教祭祀。这说明西周时期的“天命观”(       
A.强化了王权的神秘色彩B.破除了封建迷信的羁绊
C.呈现出人文主义的特征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