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殷商后期,针对纣王收容逃亡奴隶的政策,周部族首领采取了搜捕后交还原主的做法,还针对殷商“罪人以族”的政策提出了治罪止于本人的刑罚原则。周部族的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诸侯的管控B.减轻了商纣王对周的防范
C.彰显了儒家民本思想D.扩大了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2 . 《诗经•商颂》中记载:“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阿衡:王的监护官),而西周成王时也出现了“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的现象(师、保均为周官,掌西周军政大权;尹:治理)。材料表明商周时期(     
A.形成了王与诸臣共治天下局面B.最高统治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
C.治国实践孕育着中央集权思想D.权力的分配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2024-03-0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明远教育培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记载,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这一称号既是姬姓乃天下之大宗的表现,也是王朝礼制的规范。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开始与神权相结合B.社会风俗受到礼乐浸染
C.国家祭祀制度较为成熟D.政治统治宗法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2019-12-27更新 | 32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     
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6 .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对天命观持排斥态度B.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2020-12-03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出等级森严的特征B.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C.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周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巅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从商到周天命思想的转变反映了
A.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B.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C.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D.统治阶级顺天保民意识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光直在《青铜时代》一文中指出,商周的早期青铜器上,神奇的动物具有支配性的神力,人的地位是被动与隶属性的;而周代后期的青铜器上,人从动物的神话力量之下解脱出来,常常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这一变化体现了,周代后期
A.宗教信仰产生B.人文意识增强
C.青铜技艺提高D.神权色彩浓厚
2022-01-14更新 | 6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透过三代兴亡,周人认识到夏殷之亡的原因在于他们“唯不敬厥德”。《尚书·梓材篇》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肆(故)天维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统治者曾推崇德治理念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宗法制中包含仁政色彩
D.实现了统治者行分封顺民意的政治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