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2019-01-30更新 | 261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蒙城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2019-01-30更新 | 33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B.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2018-04-24更新 | 98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严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4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负责监督
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8·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2018-04-23更新 | 1705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伪
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7 .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
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
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