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请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教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代此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健全了地方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2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出郡县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记载,唐代始设枢密使,掌文书,基本没有实际权力。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五代后期,枢密使兼宰相再领节度使,枢密使权力达到全盛时期。而宋代枢密院只管军事,与“中书门下”合称“二府"。枢密使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军事机关的调整毫无章法B.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解决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D.中央与地方矛盾趋于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