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准备下达修洛阳宫的指令时,门下省给事中张玄素极言:“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最后,门下省根据谏言阻止指令下达。这反映出当时
A.门下省成为决策中心B.皇权为大臣所操纵
C.中枢决策程序制度化D.社会崇尚简朴之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旧唐书》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袆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袆之,袆之日:“不经风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材料说明了
A.三省之间权力相互制衡B.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三省制下皇权受到制约D.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3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由于缺乏门下省的署敕,这件事情无法执行。这体现了唐朝(     
A.穷兵黩武军事政策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D.门下省权力的膨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材料二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2)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二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材料三   汉初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武帝继位初期田蚡(fén)曾任丞相。《资治通鉴》记载:他推荐人做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权利),武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3)据材料三,秦汉时期中央机构的运行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四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4)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5)从上图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2020-12-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2020-01-09更新 | 8937次组卷 | 10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A.专制皇权弱化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
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9 .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