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参知政事、“四监司”、《四书章句集注》
政事堂、两税法、殿试和武举
宣政院、《授时历》、色目人
《四民月令》、麻沸散、“丝绸之路”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3 . 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由此可知(  )
A.当时君臣矛盾激烈B.皇权专制加强
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D.官僚挑战皇权
4 .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参知政事C.知府D.枢密副使
2020-11-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2020-12-08更新 | 1785次组卷 | 5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誊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

——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二   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系。

——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7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2020-01-13更新 | 896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初,范质等三位宰相同日辞职,宋太祖随后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遇到一个问题:诏书没有宰相副署,不具备法律效力。太祖本要自己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最后,由领有“同平章事”(即宰相官衔)衔的赵光义副署,才签发了这道诏书。这说明当时
A.皇权急剧膨胀,专制主义强化B.政治运行程序僵化繁琐
C.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D.宋代强化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物二柄,号为二府” 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
2020-11-01更新 | 347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掌管一切政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