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373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8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4 . 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021-05-14更新 | 1460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柏辰艺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
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
2021-05-25更新 | 1089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元丰年间,北宋与西夏作战失利,宋神宗想以运粮不力为由杀掉一个漕运官,宰相以不合"祖宗之法"拒绝;神宗又提出将其刺面流放,门下侍郎答以"还不如杀了他",神宗只好作罢。这一事件表明北宋时期
A.谏议制度趋于完善B.宰相权力急剧膨胀
C.文官拥有特殊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8 . 北宋太宗生性多疑猜忌,即位之后,将宋太祖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推向极端,事必亲躬,大权独揽;虽当时提倡文治,士大夫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士大夫的精神意志并未随之高涨。这种现象导致宋代(     
A.庆历新政最终失败B.官场因循之风盛行
C.积贫积弱由此形成D.程朱理学应运而生
9 . 史载,宋孝宗的棋友赵鄂欲求外官,孝宗有意成全,却有顾虑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在孝宗授意下,赵鄂向外廷相关官员请托,却被拒绝。据此可知
A.官僚体制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B.内外朝制度在宋朝得到延续
C.宋代君主专制遭到了严重削弱D.派系斗争加速政治生态恶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