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开宝六年(973年),开始命参知政事与宰相(同平章事)于都堂(政事堂)同议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班知印。由此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     
A.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C.目的是完善集体宰相制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 . 御史和谏官是中国古代检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御史职责主要是监察百官,谏官职责主要是匡正国君得失。宋代台谏合一,将原本宰相所举荐的谏官变为皇帝亲擢,这种转变使得(     
A.中央集权削弱B.君主专制加强C.增大御史权力D.扩大宰相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
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宰相制度日益完善
2020-11-04更新 | 560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2018-09-16更新 | 57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史》记载:三省六簿,“昔以一官治之者,今析之为四五;昔以一吏主之者,今增而为六七”。宋代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中枢负担
C.强化皇帝集权
D.牵制宰相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2017-09-23更新 | 539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知人善任
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分化事权
2016-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局一高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2016-10-11更新 | 761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