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掌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实质上说明
A.相权加强B.政务繁杂C.君权强化D.职分细化
2022-04-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因陕西战事失利,宋神宗下令斩一漕臣。宰相蔡确以“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不愿陛下破坏了这个规矩而阻止。宋神宗随后下令将漕臣流放;门下侍郎章惇则说:“如此即不若杀之;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只能无奈的说:“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这反映出宋朝
A.皇权受到相权的挑战B.士大夫享有较高地位
C.中央集权不断地深化D.权力制衡机制已建立
3 . 御史和谏官是中国古代检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御史职责主要是监察百官,谏官职责主要是匡正国君得失。宋代台谏合一,将原本宰相所举荐的谏官变为皇帝亲擢,这种转变使得(     
A.中央集权削弱B.君主专制加强C.增大御史权力D.扩大宰相权力
4 .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中朝”
B.宋代设置转运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C.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D.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控制地方政府的日益严密B.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古代王朝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019-12-05更新 | 190次组卷 | 8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材料表明当时
A.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
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
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
D.枢密院掌管军政
2019-1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B)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虑其因缘挟私,决定废除唐代科举中的公荐旧制将科举考试的试卷优劣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评判标准。同时为防止考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遂使殿试成为定制。可见,这些做法
A.有效遏制了宰相权力B.有利于缓和君臣关系
C.有利于提升皇帝权威D.扩大了选官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2016-11-27更新 | 995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1次组卷 | 6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