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2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9-01-30更新 | 4496次组卷 | 12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官员除按照官品的高低享受俸禄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添支钱,公用钱(资助官员公务活动的经费)。政府不仅向官员发放钱财,还会发放羊肉、米、面等物。这些举措
A.加剧了官僚的腐败程度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根基
C.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文官政治的发展
2022-05-27更新 | 59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端明集》载:“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这说明宋代(     
A.中枢机构互不统属B.冗官冗费日益严重
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D.重文抑武十分明显
2022-08-30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2020-12-08更新 | 1783次组卷 | 5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开宝六年(973年),开始命参知政事与宰相(同平章事)于都堂(政事堂)同议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班知印。由此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     
A.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C.目的是完善集体宰相制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7 .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宰相赵普拟名后上交,太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把名纸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再次将此人名纸送上。太祖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说:“便照你意见用吧!”这一事件说明宋代
A.皇权深受相权束缚B.相权有其传统客观地位
C.政治运作程序僵化D.士人文官地位显著提高
2022-05-02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五莲县、诸城市、安丘市、兰山区四县区2022届高三过程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恢复了中书省主决策、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主执行的三省旧制;到南宋孝宗时期,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同时宰相一般都兼枢密使。据此可知
A.宋朝全面恢复唐朝制度B.皇帝权力受到严重制约
C.三省制逐渐向一省演化D.政权更替影响制度变革
2022-03-11更新 | 38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0·山东德州·二模
名校
9 . 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2020-06-08更新 | 1584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10 . 枢密院是宋朝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院只负责发兵,领兵的则是三衙。这一局面旨在
A.解决积贫积弱现状B.加强君主专制
C.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缓和阶级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