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建立后,在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
A.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B.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2019-12-22更新 | 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历史试题
2020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君权与相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关于宋朝相权调整的举措表述错误的是
A.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C.设三司以总理财政D.设军机处掌管军事
2020-01-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3 .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4 . 唐宋文人笔记中多有对当朝君主的记载。在皇帝日常生活方面,唐人多集中于宫闱秘闻与内廷 享乐;宋人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宋代专制统治较唐代加强B.理学强化了宋人的理性精神
C.文人的历史意识发生变化D.重文轻武政策使宋人关注政治
2019-12-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从中世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载体制的形成。正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说,宋朝的君主独裁政治,是建立在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之上的,把终极裁决权交给皇帝。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宋朝的主干力量来自于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宋朝初年,君主们大力发展了科举以及太学制度。……由于采取了这一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任用的很多官吏首次来自中部和南部,从而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新兴士大夫官僚阶层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苏轼的兴趣同样广泛,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

——根据美国学者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尹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整理

材料三   德国汉学家库恩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文化,宋朝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如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宋代)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方面都走在了中世纪欧洲的前面。……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在19世纪时被称为‘丝绸之路’)使中国的技术转播到了欧洲。

——根据德国学者库恩《宋代文化史》、加拿大学者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形成“君主独载体制”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列举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开放的城市设计”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6 . 职官是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之一。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二府三司制……通过中枢机构的互相分权,互相牵制,大大强化了君主对国家机构的操纵权和对国家事务的决定权……但是过于集权,往往走向反面,二府三司的权力结构实际造成了事权分割,各不相知。

——张晋藩主编《中国官制通史》

材料二   太祖为吴王时本如元制置中书省,以左右相国为之长,先尚右,后尚左。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或居内辅政,或统军征伐。其居内负行政责任者先后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权力甚大。十三年正月诛胡惟庸后,“革去中书省,升六部”。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三   君主有意削弱相权而实行的措施,也只有能够适应巩固整个封建统治的需要,方得以坚持下去,形成制度,否则便得调整或废除……把两千年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视为君主、宰相权力之争的结果,视为君主防范宰相,削弱相权的结果,我以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分割相权的具体措施和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废宰相制度的原因,及废宰相制度后朱元璋所面临的问题。
(3)请以明代官制为例,说明材料三中观点的合理性。并依据材料三概括君主调整相权的目的。
2020-01-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他们大部分是文盲……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上,都有专门负责宣读文献资料的会务人员,以便与会成员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判断。……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在政治辩论或法庭辩论中胜出。

——冯金朋《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国家的广场民主只适应小范围内简单城邦公共事务。这种民主是有缺陷的……至高无上的人民有权做任何能做的事,不受任何准则的羁束。结果,解放了的雅典人变成了暴君。雅典人在广场民主中以苏格拉底的殉道,来给自己的罪孽加冕。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材料三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评价古希腊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019-11-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卑官变高官,高官变虚衔,差遣变实官,佐官变正官,正官变虚衔,中朝官变外朝官,中央官变地方官,长官变为机关本位。这一变化
A.体现了官吏来源途径多元
B.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C.反映了选官制度不断变化
D.表明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流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1)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丞(宰)相的主要职责。
(2)根据材料一、二、三,谈谈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汉、唐、明、清统治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2019-1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刺史制度
B.参知政事
C.郡县制
D.行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