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宰相赵普拟名后上交,太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把名纸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再次将此人名纸送上。太祖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说:“便照你意见用吧!”这一事件说明宋代
A.皇权深受相权束缚B.相权有其传统客观地位
C.政治运作程序僵化D.士人文官地位显著提高
2022-05-02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五莲县、诸城市、安丘市、兰山区四县区2022届高三过程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元丰改制,宋神宗强调祖制,他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兵部),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唯独把枢密院这一机构保留下来,照例用文人充任。这表明元丰改制
A.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B.沿袭了重文轻武政制
C.背离了改革者的意愿D.政治制度变革不彻底
2022-04-28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谏官本为宰相两府之属官,职在谏阻皇帝。宋代,谏官则由皇帝任命并且宰相不得推荐人选。仁宗时期,谏官的职责更加扩大,对内劝谏王恶;对外则可以论奏官员,并且经常出现谏官论奏宰执的现象。这主要体现了
A.官员监察制度不断完备B.谏官地位进一步提高
C.谏官能制约王权和相权D.专制统治加强的趋势
4 . 枢密院是宋朝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院只负责发兵,领兵的则是三衙。这一局面旨在
A.解决积贫积弱现状B.加强君主专制
C.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缓和阶级矛盾
5 . 《宋会要·职官志》记载,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这一记载说明,北宋前期
A.君权行使受到宰相制约B.实行宰相集体领导制
C.宰相制度承接唐代旧制D.政府机构臃肿局面凸显
2022-04-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宋代宰相不至像明清一样没有权力,不过即使得到权力,达于极盛,一旦失去了天子在后面的支持,亦同样会变为匹夫一名。地方官也是这样,不管地位如何良好,只要君主一纸命令,职位便简单的交替。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中央与地方官制紊乱B.君相矛盾基本解决
C.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D.中枢机构已被架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北宋时期,掌管枢密院的长官绝大多数是文人,只管军事,没有实际指挥权,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不设枢密使及副使,主官称知枢密院事。宋代统治者此举主要目的是
A.坚持重文轻武的原则B.对地方机构进行节制
C.推动中央官制的成熟D.制衡权力以加强皇权
8 .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生活习惯的变化B.封建制度的完善
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2022-04-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盛唐以前实行的是三省六尚书二十四司加卿监的官僚体制,尚书省户部是财政的首脑。到盛唐时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职出现,理财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经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财体制,在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收夺地方财权,恢复了省部司监旧体制,一直延续到南宋后期。观察唐宋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下列几个理解中准确的是
出现使职的固定化三司成为宋初理财首脑
王安石整顿财政体制的思路保持近200年
宋财政体制的终点回到起点是历史的倒退
理财体制经历否定之否定演变历程强化集权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