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史上存在多种“分权循环”,即权力分而复始,不断循环。“内外朝分权循环”与“地方分权和地方集权的循环”就是两种典型的“分权循环”。


根据材料任意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   论中国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的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依据材料,用相关史实解释说明上述观点。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内藤湖南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底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社会》

材料三     历史的最大特性就是变,研究历史就是要明了它的变化情形。

——《中国通史论文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唐宋之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 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意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说说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下中央决策的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涂归亦称“封驳”“封还”“驳还”等,其意义略相同。……若以今日惯语说之,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通判还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宋史》
材料三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副署权与专制政治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对以上三则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共治政体
宋仁宗:“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共治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谅官见政体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杜范(宰相)“凡废置子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
市民社会市民发达的酒楼茶坊、繁华的夜市、热闹的瓦含勾栏是服务于广大市民的社会大众场所。城市中的商贩与人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实早市者又开店矣”:瓦舍则是“士庶放荡不羁之所”。

纸币理论
李流谦:“欲其(纸吊)价常赢而无亏损之患,唯使常用于官而不滞纸币于私,则可矣”,“此乃流通纸币之妙”。
张开(时总领四川财政)“凡民钱(纸币)当入官者,并听用引折纳,官支出亦如之。民私用引为市,于一千并五百上许从便增高其直,惟不得减削。法既流通,民以为便。”

——摘选改编白灵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白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7-19更新 | 43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 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论述“唐宋大变革”时,列出如下表格: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唐宋大变革”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现代学者中,许倬云先生曾运用社会分层理论,从上、中、下三层关系纵论中国历朝政治统治的得失,别具只眼,异峰突出。仅举其标题或可略窥大意:西周的包容——上层的坚凝;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汉代政治权カ的基础——中层的坚凝;东汉的缺失一上层与中层的断裂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这是切入到政治体制架构的内部观察,将中国历史细化的理路,其中特别重视中层的作用,认为凡是具有坚凝的“中层”,并能起上下转合作用的,一般治理国家都比较成功。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辩”》


评析材料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