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3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祖开宝六年六月壬寅(20日),“诏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庚戌(28日)“复诏吕余庆、薛居正与普(宰相赵普)……以分其权”。这表明宋太祖
A.授权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执政权力
B.分割相权,使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C.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完善行政制度
D.扩大了参知政事权力,削弱相权
3 .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即中央内部分权和纵向分权即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并说明其影响
(3)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说明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具体表现。
2021-04-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文官政治的发达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科举制的完备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
2020-10-29更新 | 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最近热播的古装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官家(皇帝)赵祯在包拯弹劾了两任三司使之后,执意让包拯出任三司使之职。宋代三司使的主要职责是
A.执掌行政B.掌管军事C.总理财政D.监察百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建立后,在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在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
A.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B.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C.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2019-12-22更新 | 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他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
A.汉初七国之乱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靖康之变D.晚清庚子变乱
9 .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A.设内朝限制外朝B.设置多个宰相、副相等职,分化相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率六部
2019-1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
A.君弱臣强权臣擅权B.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
C.官员文化素养较高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2019-11-20更新 | 3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