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中书省有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有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皆称宰辅。而秉政者,丞相也,皆蒙古、色目世家为之。与唐宋相比,元朝中书省
A.激化了民族矛盾B.掌握了军政大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2 . 开府原指一定职位的文臣武将成立府署,自选僚属。汉初,惟三公可以开府。汉末,大将军、将军亦有开府者。魏晋以来,得以开府者渐多,因用开府仪同三司之名,以示区别。但《大明律》吏律规定,大臣私自选授官吏者斩。该变化反映了
A.选官之权收归中央B.避免出现冗官现象
C.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力D.防止朋党之争
3 . 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B.强化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学者认为:“由于元朝君臣关系中长期保持着来自草原游牧社会的私人隶属色彩和身份差异,大臣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其权力在大多数时候都被看作皇权的外化和延伸,不被视为威胁。”该学者意在说明元朝(     
A.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异化B.君主专制呈现新现象
C.行政运作方式趋于规范D.行省制存在割据风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2021-02-02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宋代在中央设置了谏院,其主要职责不是规谏君主,而是举发臣下的不法行为和对政府各部门的措施提出“谏正”。后来御史也兼有规谏之责,皇帝亲自掌管御史的任命权,凡是宰相推荐的或其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这说明当时(     )
A.统治者借助监察强化皇权B.君权与相权矛盾空前激化
C.中枢决策机构发生了异变D.监察机构的职权得到扩大
7 . 元朝中期,兼职之风渐涨,皇帝的亲信大臣,往往既为中书省宰相,又在枢密院或御史台兼任要职。据此推知,这种政风会导致
A.君主权力受到削弱B.国家管理的系统化
C.中枢行政效率降低D.中央集权遭受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