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元代实行一省制,中书省为最高中枢机构,但在宰相设置方面,级别划分较为复杂。具体而言分四级:右左丞相各一员,平章政事四员,右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总数达10人。该设置意在
A.加强皇权B.分权制衡C.提高效率D.减少失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学者认为:“由于元朝君臣关系中长期保持着来自草原游牧社会的私人隶属色彩和身份差异,大臣不过:是君主的家臣或奴婢,其权力在大多数时候都被看作皇权的外化和延伸,不被视为威胁。”该学者意在说明元朝(     
A.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异化B.君主专制呈现新现象
C.行政运作方式趋于规范D.行省制存在割据风险
3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元朝设置中书省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D.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2021-06-16更新 | 427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中书省有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有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皆称宰辅。而秉政者,丞相也,皆蒙古、色目世家为之。与唐宋相比,元朝中书省
A.激化了民族矛盾B.掌握了军政大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B.强化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6 .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卑官变高官,高官变虚衔,差遣变实官,佐官变正官,正官变虚衔,中朝官变外朝官,中央官变地方官,长官变为机关本位。这一变化
A.体现了官吏来源途径多元
B.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C.反映了选官制度不断变化
D.表明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此举折射出元朝
A.皇帝无为而治
B.行中书省事务繁多
C.相权高于君权
D.中书省的权力过大
8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中书门下、三司使、交子
枢密院、木活字、监察御史
政事堂、筒车、邸店
通政司、都察院、风力水车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