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秦国早期军功爵制“重爵轻官”,高爵与低爵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且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重官轻爵”,高爵与低爵间不可逾越,低爵仅为荣誉头街,权利大大缩小。由此可知二者都
A.未能巩固封建统一局面B.有利于打击贵族的势力
C.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沿用了前朝开创的制度
2021-05-08更新 | 63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时期,一些士、鄙人、工商业者进入上层政治舞台,如齐桓公任用鄙人和商人出身的管仲、鲍叔牙;晋文公任用“士”出身的狐偃、赵衰等人;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等。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出现
A.有利于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B.标志着军功爵制度的确立
C.宣告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削弱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2021-04-25更新 | 8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2020-11-02更新 | 198次组卷 | 15卷引用:课时作业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往往是拥有文化知识、治国才能而又没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读书人,他们凭借所拥有的知识才能被选人官僚体系。由此推知,“士”阶层的出现
A.为宗法制的解体提供条件B.加速贵族政治的瓦解
C.实现选官制度的彻底变革D.有助于社会阶层固化
2020-09-08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书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代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者是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义”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了“礼崩乐坏”的迹象
2020-06-19更新 | 530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