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商朝、周朝和汉朝选拔官吏的标准。这些标准(       
商朝“三宅三俊”“三宅三俊”的标准,即从行政、民事、执法三方面,要求官吏德才兼备、名副其实
周朝“六德六行”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所谓六行,即孝、友、睦、姻、会、恤
汉朝“四科”“四行”所谓“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决断”。所谓“四行”,即“质朴、敦厚、逊让、节俭”
A.反映出当时的官吏考核体系较为完备B.凸显统治者对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视
C.表明中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D.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2023-03-02更新 | 29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考课、内阁大学士、庄票、朝贡贸易
政事堂、当铺合法、制举、飞钱
《九章律》、“内朝”﹑护乌桓校尉、察举制
路州县、台谏合一、朱子社仓﹑提点刑狱司

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西汉初年部分王侯及其出身一览表。表格中现象的出现与下列选项中哪种制度有关
姓名爵位出身
韩信淮阴侯平民
樊哙舞阳侯屠户
灌婴颖阴侯布贩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
2022-02-22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
中央政府官员总数出身可考人数经学之士出身人数经学之士出身所占比重
50人31人17人54.8%
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
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B.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
C.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D.选拔标准是品德和才学兼顾
2021-07-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可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完成下列要求:
(1)班固把历史人物划等评述的做法,对后世的哪一选官制度产生了影响?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和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0-12-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汉代察举孝、廉名额分配演进情况。它
时 期概 况
汉武帝时期无论大小、人口多寡,郡、国各举一人
汉和帝时期一般州郡,每20万口各举一人;边境州郡,每10万口各举一人

A.确保了区域政治影响力的均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
C.促使边境州郡的人口迅速增殖D.提高了官员赴边任职积极性
2020-12-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关于下表中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血缘等级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世袭长官推荐自由报考

A.世官制强调祖先贡献B.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C.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D.选官制阻碍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A.察举制仍是政府选官的有效途径B.世家子弟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察举制弊端日显,无法维系
2020-10-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