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
A.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B.有利于经世人才的选拔
C.不利于尚学风气形成D.促进了文化的开放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结合下面漫画判断,我国古代较好体现这一要求的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世袭制
2018-01-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3 . 以下四幅图片展示了我国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举孝廉图(局部)

进士题名碑

两江师范学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2-11-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属概念亦称“上位概念”“类概念”。反映事物中作为属的那类事物的概念。与“种概念”(下位概念)相对。从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言,如果有这样几个概念,其中一个概念包含另外几个概念,那么前者称属概念,后者称种概念(见下图)。在历史学习中,分清属概念和种概念,有助于明晰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属概念——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种概念可以选择“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中国古代或世界近现代政治史上的某些历史概念,完成上面的关系图,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历史概念书写规范,史实准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2021-09-24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中,有一组叙述墓主生平的出行壁画,其中一幅的配图文字为举孝廉时。见下图。


材料二   孔子见老子的故事,频频出现在汉墓的壁画上。山东孝堂山东汉石祠孔子见老子的壁画就是代表之一。见下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可以印证汉代哪些历史现象?请结合村和所学知识对该历史现象予以简要说明。
(2)同一则史料用于研究不同的对象时,既可能是一手史料,也可能县二手史料。请以材料二的图3壁画为例,论证这个观点。
2021-07-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袭秦朝,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立军功,受封军功爵。由于任子、赀选讲究门第和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而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汉初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仍按军功爵选官,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察举制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

——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

材料二 举荐贤良的官吏,其官阶品级有一定的限制元帝时自郡守、相国及二千石以上之内外文武,享有察举之权。被举荐的范围已扩大到“布衣”平民。如汉武帝举贤良对策,除博学通经、明达务实的现任官外,还有由布衣所出的公孙弘。由于察举贤良的目的是“求贤图治”,因此,皇帝非常重视,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的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

——摘编自《公孙弘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019-10-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