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汉朝时期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朝(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B.军功授官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2022-10-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03-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开封市九校高一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德才兼备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
2021-10-23更新 | 291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
2021-08-06更新 | 66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很少。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战国B.东汉C.唐朝D.北宋
2021-05-19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太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汉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7 .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所体现的选官制度(     
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21-04-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暑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2021-01-12更新 | 73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中期以后,察举“以族为德”,“贡举则以阀阅”为标准,同年被举荐者互称“同岁”,如广汉太守五世公举“同岁”司徒长史段辽叔“才操卤钝”的长子为“孝廉”。这种选才方式
A.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C.纯洁了吏治和社会风气D.保证了社会政治安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国家选取官员表面上是皇帝与朝廷掌控,但他们并不会到民间进行察举,导致察举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地方官吏手中。这说明察举制下
A.官僚政治取代门阀政治B.选官深受地方影响
C.人才评定标准的不统一D.地方官吏任务繁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