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品中正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 . 三国、西晋以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东晋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022-08-1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2022-08-10更新 | 2226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以孝廉作为选官的标准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2022-08-02更新 | 908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册综合能力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753次组卷 | 59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
No.%No.%No.%
1196~21938291914.57456.5131
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
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
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
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2022-06-07更新 | 1038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2022-06-05更新 | 1412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人物品题即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学者总结为: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强化对官员的监察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控制选举的话语权
8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2022-05-13更新 | 1137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2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末年,一些门阀世族左右了乡闾舆论,使察举制滋生出种种腐败现象,黄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员兼任原籍地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散处于本州、郡、县贤才异能之士,供吏部选官参考。据此可知,曹魏时的选官
A.有助于抑制门阀世族势力扩张B.放弃了注重才德的作法
C.改变了察举制封闭推荐的体制D.壮大了地方分裂的力量
10 . 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表可知(  )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察举制导致阶层逐步固化
B.九品中正制拒绝寒门弟子
C.选官标准影响着阶层流动
D.科举制度淡化族群的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