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内容。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时间                    
1927-1937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942-1946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1949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1952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①随着革命主要任务变化而改变       ②始终将阶级矛盾置于首要地位
③贯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针       ④关心广大穷苦农民的切身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英模表彰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英模,铸就了伟大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表是 建党以来的英模表彰情况。

时期

英模表彰情况

1921—1949 年党组织积极宣传报道领导工人运动牺牲的林祥谦、从容就义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等的感人事迹;1944 年在为救战友而牺牲的烈士张思德追悼大会 上,毛泽东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1947 年毛泽东为被国民党杀害的刘胡兰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号召解放区军民向她学习
1949—1978 年1950 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表彰的劳动模范中工人占 44.8%,农民占 427%,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英模人物;党中央还多次召开过先进生产集体和先进生产者 代表大会;60 年代《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报道, 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先进模范的热潮
1978 年以来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的小岗村村民、获得“五连冠”的中国女排等受到表彰;党的十八丸以来,植树造林的杨善洲、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报效祖国的黄大年等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 党和国家确立起以“共和国勋章”为最高荣誉的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袁隆平 等成为第一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有人认为“党的英模表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
2023-04-01更新 | 37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晋察冀边区行政教育处审定出版的历史课本中,孔子被表述为“代表了贵族地主,他看不起工农,说工农是小人”,王安石变法被表述为变法“并不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他提倡的保甲法,更是地主束缚农民的锁链”。这些表述
A.有助于对抗国民政府的“围剿”B.体现了教材直接服务于抗战
C.渗透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D.凸显了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
4 .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将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分别编入高级、中级、初级学习组,业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并对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非党干部自愿参加。1954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党员干部离职到党校轮训的计划。这些做法旨在(  )
A.加强党内意识形态建设B.注重加强党群关系建设
C.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D.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0-10-29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百年红船征程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8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贡献。
要求:观点提炼完整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解决土地问题“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该指示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D.意图彻底消灭农村的封建势力
2020-06-14更新 | 687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图中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56年以前中共民主政治的探索”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共成立初期曾宣称“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调整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不加入国民党,1922年8月下旬则决定中共党员视需要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表明
A.中共民主革命理论不断发展B.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C.新三民主义已成为两党共识D.国共两党革命的最终目标一致
论述题 | 较难(0.4) |
9 . 1921-2021,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大小军阀明争暗斗,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这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走根本改造道路的原因。

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对科学与民主的提倡、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中国从鸦片战争起就向西方学习救国之路,但是先生老是欺侮学生,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必须寻找一种即能铲除封建主义又能超越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才能完成两大任务。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种学说。

1921年“一大”到1922年“二大”,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认识到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政治”,鸦片战争之后的80年间,中国事实上变成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的殖民地”;“军阀们一方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利用唆使,一方为自的己的利益把中国割据得破碎不全”。党的“二大”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摘编自杨宏雨《1921年:历史的承接与推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从思想理论和革命纲领方面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3-0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下列理论或主张按时间排序
①“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
②“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