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河北省部分文物单位分布示意图。


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从上图中任选一处文物单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条与该文物单位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要求:①写出所选文物单位和与其对应的史实;②阐释须包含所举史实的历史依据以及对该史实的评价;③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2-28更新 | 194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
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图3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三个历史时期(土地革命前期、抗日战争大反攻前夕、解放战争爆发时)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部编版历史教材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同时列出相对应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按其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结24年斗争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②高度强调共产国际在中共组织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③确定集体领导原则,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总章程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内容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论述:

时间 内容
1920年 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1928年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1928年 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1956年 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据张宪文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影片,五集系列专题片《共产党人》第一集《燎原》已在各大卫视播出,你认为第四集应是(     
A.《拂晓》B.《弄潮》C.《燃情》D.《追梦》
2023-06-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

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兴久不衰、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自我革命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品格。虽然中国共产党对自我革命这一鲜明品格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新时代,但详细研究党史资料后会发现,党对自我革命理论形成和实践探索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

——摘编自孙双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以“自我革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三次党史教育的高潮。

材料   1937年至1940年,中共党员由4万人发展到80万人。毛泽东发现许多新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较低,轻视对历史的学习,忽略对国情的把握,为此开展了党史教育。1941年中央收集了党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文件,编印成《六大以来》,供高级干部学习。毛泽东指明党史教育的目的是灵活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全党还开展系列党史座谈会,形成了党史理论的重要成果。

1951年恰逢党的而立之年,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出版,是第一本简明党史,成为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研究著作。同年,收录了毛泽东不同时期论著的《毛泽东选集》出版,把全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80年代初,开展党史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从而掀起了全党学习的高潮。邓小平还多次强调要将党史教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以教育党员树立改革开放思想。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开设“中共党史”必修课。

——摘编自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论题,评析党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一   中共中央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民主革命时期迁移如下:“上海——广州——上海——赣南闽西——长征途中——延安(杨家岭)——西柏坡——北平”。

材料二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革命者向往的地方。延安的革命旧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中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为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地。如图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1)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在那一地点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成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共中央在驻扎杨家岭阶段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