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李泰棻《中国最近世史》的目录:

第一编:自道光至辛亥革命,下分五篇:

第一篇道光时代;

第二篇咸丰时代;

第三篇同治时代;

第四篇光绪时代;

第五篇宣统时代。

(在每一篇中,叙述了每位皇帝在位时的内政外交。书中称农民起义为“内乱”,称义和团运动为“拳匪之乱”)

第二编:自民国建元至今日(即作者写书时的1923年),下分六篇:

第一篇自民国建元至国会颠覆;

第二篇自实行总统制至袁世凯之暴卒;

第三篇自黎元洪代理总统至宣统复辟;

第四篇自冯国璋代理大总统至直皖战争;

第五篇自直皖战后至直奉之战;

第六篇自徐世昌退位至黎元洪出走。

(在这一篇中,叙述了民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称辛亥革命为光复汉统,第二次革命为“赣宁之役”,护国战争为“西南之役”。)

第三编:文明史,即文化史,包括四篇:

第一篇制度;

第二篇宗教;

第三篇学术;

第四篇社会。

材料二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

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政府为唤醒国民爱国精神,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傅斯年等提出了“书生何以报国?”的问题。钱穆为了讲好通史课,先后编写了几种讲义,又编选了一部《参考资料》,后编成《国史读本》,此外,尚有“通史随笔”五六册,汇集备课时所需史料,到西南后又续有补充,为《国史大纲》之祖本。《国史大纲》成书后,钱穆写成《引论》一篇,在昆明《中央日报》上发表,正面阐述了钱氏“新史学”的基本内涵,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史学观念。他强调,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

——摘编自冯峰《钱穆研究三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最近世史》目录体系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钱穆撰写《国史大纲》的历史背景,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结合三则材料,辩证扼要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12-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 年,为了应对艰苦的斗争,列宁提出共产党需要由一批“职业革命家”来担当。申请入党的只能是工人阶级与劳苦农民阶级,真正革命工人阶级的政党绝不能仅仅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更加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这背后都是由于列宁将党的纯洁性看得比规模更重。根据列宁的建议,1919年俄共(布)八大上,“党的纪律”第一次作为单独一部分被写入党章,将严格的纪律要求作为“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

——摘编自李佳金《毛泽东对列宁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中共一大将自我革命的要求写入了党纲。 中共二大文件写道:“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惟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使得执行一种不可抗辩的威权,才能成就他的职务。……凡在共产主义可以合法争斗的国内,共产党必须定期的洗刷自己的组织,淘汰一些模棱的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不仅标志着建党伟业的完成,而且成为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谢迪斌《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发展动力》

材料三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 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列宁这一批“职业革命家”面临的俄国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现在内乱激烈”的状况。结合1927—1949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说明中共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中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主要经验。
2023-04-08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双方参战的军舰来看,力量似乎均衡,但结果相差十分悬殊。清统治集团认为中国在东方仍然是大国,日本“蕞尔小国”不足为患。它们一直都把防止农民起义、镇压农民起义放在首位,建立海军意在沿海无事即可,故北洋舰队建成后,从此停止购船,一些购置较早的舰船航速较低,没有及时更新。北洋舰队水雷船排在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18946月底,在朝鲜半岛备战之际,丁汝昌竟收到下次实难送煤的电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弹药不足,尤其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严重不足。

——付忠信《谈甲午海战清军失败的根源》

材料二   1937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10月武汉失守,我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敌6万余人。从武汉失守到19458月大反攻前的610个月期间,正面战场并没有严重的战事。日军侵华的主力是对着解放区作战的。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占其侵华总兵力的62%。由于解放区军民长期的浴血奋战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大反攻准备了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敌后解放区成了战略大反攻的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基地。

——陈向阳、孙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海战“结果相差十分悬殊”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经过。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述敌后战场在抗战防御、相持、反攻三大阶段中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 从历史过程看,农村改革并不是预先选择的突破口,它是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

——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材料三 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决定开展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农民、地方和中央在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相关史实。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成就一例。
(3)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中共七大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地位做出了怎样的规定?它对“社会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②解释“自我革命”的含义。1960-1965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自我革命”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
2021-06-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秦岭一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材料二   1949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域市。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21—1945年中共中央常驻地主要迁移路径,并概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重心“南北易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篋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黄宗羲《口口口口原法》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关于“后世之法”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写出黄宗羲的主要代表作,并简述黄宗羲与王夫之对“后世之法”的独特见解。

材料二   在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新青年》从民主主义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刊物,影响并培育了整个青年一代,造就了大批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毛泽东回忆《新青年》对他的影响时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1913年—1918年),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肖生《透视陈独秀:从头号功臣到无人喝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指出陈独秀成为毛泽东“一时楷模”的原因。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的真理性学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便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思想理论武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引下,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神州大地谱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

——马健永、王增福《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启示》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是以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请列举李大钊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史实,并简述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侧重点。
②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请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谱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而创作的理论著作和理论成果。列举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而找到的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2021-05-1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兆麟在讨论会上提出;“湖北军界同情命者,占十之六七;军队训练程度较优,而且武汉供给军队用之军资亦甚多,军队最重要者;弹药、粮秣、被服耳。汉阳的兵工厂,弹药不可胜用也。汉口之大商埠,粮不可胜用也;武昌有各大工厂,被服不可用也,且按兵要地理之关系:以中国形势,占领扬子江,则可左右南北,说湖北居于扬子江中心,即孙子所谓衢地是也,我日知会所计划革命战略,要由湖北首义,然后向北进展,以北京作为作战目标,但孙中山之主张,皆有胜算、宜分进遣行

——吴丹军《论吴亮,中国之拿破仑鄂军之毛奇、民国之父》

材料二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1912年至19186间投资总额达1.4亿多元,比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16年间的投资总和还多3000多万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工人阶级壮大的过程,…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自己青年时代常读《民报》,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共产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约占三分之一,其中约有10%出身于同盟会会员

——史艺军、宋成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吴兆“所计划革命战略,要…由湖北首义”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之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辛亥革命为1921年开始的革命所作的“革命的准备”。结合所学,概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辛亥革命的遗留任务做了哪些重大探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