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948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对城市的接管工作。1948年2月,中央工委及时总结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专门发放到东北、晋冀鲁豫、华东等地,要求这些地区在接管城市工作中要学习其经验,汲取其教训。中央工委的这一做法
A.扫除了以后城市接管中的各种困难B.使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C.表明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D.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经验
2022-02-12更新 | 115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1921~1935年部分)

时期入党标准和要求
1921中共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不分国籍、性别皆可入党
1923中共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规定入党者只要有阶级觉悟及忠于革命,便可加入
1927中共中央在总结失败教训时认为失败的根源在于“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于是要求改造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片面强调党员的工人成分比例
193512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据孙明增《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意一个时期入党标准和要求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05-09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道:“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与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但是同时我们又要知道中国革命及我党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故须明白我党的历史。”他的主张主要体现了
A.学习借鉴苏联的革命经验的思路B.学习党史以明确党的性质的倡议
C.宣传革命理论和动员民众的策略D.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思想
2022-02-24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中共革命活动的地理特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关联地理特征,史实正确、论证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2-04-21更新 | 61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我党的军队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间观念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总的特点。



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活动地点简明示意图。提取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地理空间发展,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1-24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承认三民主义。1939年后,中国共产党将三民主义解构为真、假三民主义,提出“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概念,把三民主义完全纳入新民主主义的框架之中。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完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创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顺应民族革命战争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共二大宣言提出“尊重边疆人民的自主,促成蒙古、西藏、回疆三自治邦,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1941年中共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形成B.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D.各少数民族拥护中共的领导地位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且不能与材料重复,叙述清晰且要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华社的历史沿革】

材料

时间历史沿革主要任务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更好地推动革命的开展、队伍的建设,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激发民众的反抗热情,让更多的人听到共产党的声音。
1934年10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撤离瑞金。
1937年1月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肩负中央机关报、中央电台和通讯社三项重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各地工作经验,推动全国的工作和斗争。
1940年12月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4年9月开办对外英语广播。
1937~1945年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相继成立分社。
1946年5月后新华社总社改组机构,同时向各主要战场派出随军记者或记者团。之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部队陆续建立前线分社和野战军总分社,在各兵团和军建立分社和支社。成为党中央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
1949年10月后至2001年逐步完善了机构设置,相继成立国内外分社:设有办公厅、总编室、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总经理室、人事局等30多个局级部门和直属单位;在国内,除台湾省外,在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设有分社,并在部分省辖大城市、重要城市和经济特区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并设立了亚太、中东、非洲、拉美、法语国家地区5个可以直接发稿的总分社。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加大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力度。

——摘编自《新华通讯社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新华社在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发展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