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坚持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奋勇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其中,既有历经挫折而毅然奋起,亦有乘势发展而铸就辉煌;既有顺境之中阔步前行,亦有逆境之中绝地重生。百年党史,既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史,也是救国、兴国、强国的国家建设史,还是带领中国人民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民族复兴史。

——摘编自申富强《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年党史发展关于民族复兴史中任选两个阶段进行阐述。
(要求:写出阶段标志并做简要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2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一历史判断的演变袭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慨况
1921年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中共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放弃了民主革命领导权B.意在开辟中用特色革命新道路
C.已经确立了其奋斗目标D.顺应了民主革命形势发展趋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诞生董必武在回忆中共一大召开时间时说:“有些事情缺乏文字根据,71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

据谢觉哉当年的日记记载:“(6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据考证当时长沙至上海的轮班,他们到达上海最早也应为74日。

一份从苏联收集来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中,明确记载了大会在723日开幕,并提到了在会议第八天“侦探闯会”的史事。《上海生活报》刊登的“730日法国巡捕闯会”的报道印证了这一点。

周佛海、陈公博的回忆提到,会场被搜查的第二天黎明,大东旅馆发生了孔阿琴命案。《申报》等几家报纸对孔阿琴命案均有详细报道,明确记载着时间为731日凌晨。

据此判断,中共一大开幕应是在723日。

——据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央驻地曾不断迁移。

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简表(部分)

驻地时间驻地时间
上海19217月—192210瑞金1933年春—193410
广州19236月中共三大前—19239瓦窑堡193512月—19367
上海19239月—19274延安19371月—19473
武汉19274月—192710西柏坡19473月—19493
上海192710月—1933年春北京19493月开始迁往

——据林录《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

材料三   党的建设

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
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
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

——摘自1929年毛泽东《古田会议决议案》

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首先,我党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并没有作过系统的周密地研究,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
其次,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忘记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

——摘自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1)举例说明主材料一中体现出的史料搜集和辨析方法。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共中央驻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任务和中心工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炼出有关党建工作的有益做法并说明其意义。
2023-01-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于新中国的名称有过多个提法,诸如“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直到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期间新中国国名才确定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名称的变化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观逐步成熟B.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了分裂
C.中国现代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D.中国社会性质的阶段性变化
6 . “三中全会”

材料一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12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材料二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两次“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并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简要阐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7年年底至1931年年底,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党内巡视制度。巡视员“不只是听报纸看文件,而是要亲自到下级党部与支部中去,要广泛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巡视过程中及巡视后应向派出他的党部作详细的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党的委员会必须迅速的讨论他的报告给下级以指示”。该制度(     
A.奠定了统一战线的基础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进程
C.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D.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2023-01-05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8 . 中共十九大召开
(1)背景:在全面建成______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2)意义:①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______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不懈奋斗。
2023-01-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留下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②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④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2-12-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林县人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仅仅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10年在太行山腰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林县多年的干旱缺水难题。据此可知,由此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应是(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D.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头脑清醒、目光远大
2022-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