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不无自豪地写道:“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今被朝服”,“巴、蜀、越海(治所在今四川西昌东南)、郁林(辖今广西大部)⋯⋯,周时被发椎髻,今戴皮弁;周时重译(指辗转翻译),今吟《诗》《书》”。这在实质上揭示出当时(     
A.文字服饰实现统一B.政治一统促进文化认同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各地经济文化平衡发展
2024-04-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书记载,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晋文公之舅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学识过人。这说明(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B.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
C.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D.“百家争鸣”辐射周边各民族
2024-02-03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词并不是宋代就产生的,只是在宋代才繁荣起来的,词在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这一段时间就已经产生了。南朝文学家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就说到:“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诗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秒达此旨,始可言文。”这反映了词的特点是(     
A.音乐文学B.抒情文学C.婉约兼具豪放D.追求辞藻的华美
2024-01-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88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尊崇儒术B.秦始皇焚书坑儒
C.诸子“百家争鸣”D.班固的史学素养
2023-11-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鲁匡(新莽时大司农)言:“《诗》曰‘无酒酤我’,而《论语》曰‘酤酒不食’,二者非相反也。夫《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这反映了周朝(       
A.传统经济政策的变动B.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C.以农为本的观念盛行D.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     
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
2023-10-26更新 | 407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8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材料四中记述了上面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请说出其他两个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至北宋前期,时人以诗人的眼光评价杜甫,其作流传不广。但到了北宋中后期,宋人从“文”和“道”推崇杜甫,认为“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由此,“学诗者,非子美不道,虽武夫女子皆知尊之”。这一变化(     
A.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B.说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受时局和理学的影响D.是北宋崇文方针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83年,清康熙帝曾赋诗《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云:“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海上捷音”指(     
A.戚继光成功抗倭B.郑和远渡西洋C.击退荷兰侵略者D.清军收复台湾
2023-12-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