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重文轻武,三衙分权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2023-10-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出现三教并行走向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D.佛学诗词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4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21-11-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元诗》收录了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来自不同的民族。这主要反映了
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B.元朝疆域辽阔、文化繁荣
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
2021-11-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为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该诗
A.描绘“贞观之治”景象B.肯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C.肯定隋朝完成国家统一D.盼望各民族间友好相处
7 . 下列诗句中,反映宋朝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的是
A.“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B.“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C.“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D.“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8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句中“开元”是指
A.年号B.庙号C.谥号D.地名
2021-08-13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拔卷)
9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与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0 . 戚继光有诗:“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中“十年驱驰”是为了抗击
A.沙俄侵略者B.荷兰殖民者C.倭寇D.噶尔丹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