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与之前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
2023-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据该图,可知(     
A.黄河流域使用布帛主要受政局动荡影响B.河西走廊使用金银与两汉丝路贸易无关
C.岭南的金银与北方的布帛同属实物货币D.长江流域使用铜币受汉族政权政策影响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1)指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含义。

材料二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指出材料二中的制度名称和在材料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皇帝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这一时期,国家正常的内在调节机制在逐渐失灵,封建制度的生命力也在逐渐减弱,随之走向衰落。

—— 张丽琴《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3)列举明清时期“皇帝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的具体实例。

材料四   宰相制度的变化(君主专制)示意图:



(4)结合示意图和所学,指出相权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原则和发展趋势。
2022-08-20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材料一   



(1)依据隋唐时期示意图填写相应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隋唐)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2)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唐朝的制度创新及材料对其的简单评价。

材料三   阅读唐朝人口变化表,回答问题。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
(3)通过唐朝人口变化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原因。

材料四   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4)据材料指出唐朝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材料五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十日答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外交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六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
(7)根据以上六则史料,概况唐朝的阶段特征。
2022-08-19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此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同源共祖的意识高涨B.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C.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D.南北政权间始终对峙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日:“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桑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如果下令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根据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7 . 下方为中国古代某朝政策调整与变革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颁布“推恩令”、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B.实行“削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C.设节度使、庆历新政、张居正改革D.派文官任知州、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示意图,以下对三省六部制解释合理的是(       
A.尚书省具有决策的权利B.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9 . 下图为隋朝粮仓分布示意图,据图可知当时(       

A.粮食主产区分布于江南地区B.国家仓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
C.仓库设置都集中在首都地区D.运河开通便利物资运输储藏
2024-0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高一某节历史课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片段)”,对其合理的解读应是(     
A.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思想
B.世道的治乱问题十分突出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遭冲击
D.魏晋时期思想出现多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