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其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商人形象,其中明确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故事有37篇,占据总篇幅半数之多,而商人的结局也呈现出多元变化(如下表),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

小说主人公人物经历
阿寄阿寄,徐家仆人。他不忍看着分家后的徐家三房孤儿寡母被欺负,主动提议外出经商。他积下了巨额财富,却分毫不取,送还给徐家
王禄王禄在山东做盐商时,日夜欢歌,酒色无度,不到两年就死掉了
郭翰郭翰为人贪婪,做生意缺斤少两。他在回乡时遇上暴雨,丢失了财物和官凭,最后沦落到替人执艄勉强度日的境地
程宰、程寀程宰、程寀“世代业儒”,自幼习诗,但在“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的风俗熏陶下,二人弃儒从商,最终成为徽州巨商,结局完满
蒋生传统儒士冯少卿,打破门户之见,将女儿嫁给蒋生,并认同了蒋生的商人身份
施复、吕玉施复、吕玉在经商途中捡到巨额财物,但他们没有将其据为己有,反而能设身处地地为失主着想,将失物归还给失主。最后,吕玉得以与走失多年的儿子团聚,施复更是避免了生命危险,生意越发红火

——编自曹舒婉、李跃忠《“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三言二拍”主要以商人为主人公来叙事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言二拍”中商人的形象和结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2024-05-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西汉《蛮夷律》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旨在(       
每户“蛮夷”仅按二人缴纳赋税(汉人按每户纳税人数缴纳赋税)
不让蛮夷人戍边,有罪当戍边的,令在当地戍守
蛮夷人以户数受田,平田,每户一顷半;山田,每户二顷半。阪险不可狠(垦)者,勿以为。
A.消除民族矛盾B.发展边疆经济
C.稳定边疆统治D.推广汉族文化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
1402~1424(明成祖)82.5116.5
1424~1425(明仁宗)66.7033.3
1425~1435(明宣宗)22.52.5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064.835.2
1450~1456(明代宗)09010
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093.96.1
1464~1487(明宪宗)01000
A.纸币退出社会流通领域B.政府对金融控为削弱
C.土地交易规模日益扩大D.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北宋政治家有关商业的部分言论。据此判断,他们的相似主张是(     
范仲淹“有逐处富实之家,不为商旅者, 必须以利劝之……二万贯者于上佐官,三万者京官致仕。”
欧阳修“夺商之谋益深, 则为国之利益损。”“大国之善为术者, 不惜其利而诱大商。此与商贾共利、取少而致多之术也。”
王安石“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 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夫聚天下之众者,莫如财。”
A.重商富国B.与商争利C.以商富民D.农商并重
2024-04-26更新 | 3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唐中期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这反映出当时(     
韩愈“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柳冕“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
柳宗元“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仆尝学圣人之道,身虽穷,志求之不已,庶几可以语于古。”
A.佛教实现了本土化B.文学改革助推儒学复兴
C.士人倡导三教合流D.黄老之说成为主流思想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下表是诸子百家的观点。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孟子

“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梯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关。”

墨子

“ 仁之事者 ,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乎即止。”

孙子

“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 国家安危之主也。”

管子

“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A.思想出现融合现象B.迎合了地主阶级需求
C.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
7 . 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论证
A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B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C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A
B.B
C.C
D.D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唐朝官修六史(唐太宗时期共修订八部史书,另外两部为私人修撰)及主要作者简表。据此可知
史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主要作者房玄龄(中书令)、令狐德棻(秘书丞)姚思廉(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姚思廉(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李百药(中书舍人、散骑常侍)令狐德棻(秘书丞)魏征(侍中)房玄龄(中书令)
A.官修史书利于私家史学发展B.唐太宗通过修史来借鉴历史
C.官修史书真实客观反映历史D.官修史书修撰方式的多样化
2018-05-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