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755.4%
1078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
1102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6.9%
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
2 .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采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双方分工明确D.手工业技术父子相承
2023-06-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4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单元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读。下表是《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选与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全元的统治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辽宋夏全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晶盛与危机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请根据“大单元教学”的前提,选取上表中的某一单元,为该单元设计一个主题并对此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写出主题,主题合理、明确,对主题的解读做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6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如图所示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C.玄奘西行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D.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几位宋儒的主张。

人物生卒时间著作主张
欧阳修10071072《系辞说》自古圣贤之意,万古得以推而求之者,岂非言之传驶?圣人之意所以存者,得非书乎?然则书不尽言之烦,而尽其要;言不尽意之.委由,而尽其理。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者,非深明之论也。
吕陶10281104《春秋论》圣人之道,要在使天下之人皆可以知之,不为高说异论,以态后世。故五经之言大率简易明白,惟道所存。
苏轼10371101《中庸论》昔之儒者求为圣人之道而无所得,于是务为不可知之文,庶几乎后世之以我为深知之也。后之儒者见其难知,而不知其空虚无有,以为将有所深造乎道者,而自耻其不能,则从而和之日然。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而圣人之道日以远矣!
尹炜10711142《和靖集》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摘编自《杨世文:易简功夫——宋儒的经学取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12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史书所载的唐代几位名臣的事迹。

姓名职位事迹
房玄龄曾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魏征曾任尚书左丞、秘书监、门下侍中等职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狄仁杰曾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司马、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宰相)等职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唐太宗墓)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不至于死。……仁杰曰:“臣闻逆龙鳞,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帝(唐高宗)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姚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等职是时,上(唐玄宗)初即位,务修德政,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

——摘编自《旧唐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一则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上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解读要求:是什么?(内容)充分提取信息:为什么?(背景)解释和分析原因:怎么样?(影响)分析和归纳影响。】
2022-02-26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A.秦至明供大于需,引发对外民族冲突B.清朝粮食供小于需,导致高产作物引进
C.秦汉至宋元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剧烈D.生产力停滞使明清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