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有“八议”制和“官当”制。八议制是指八种士族贵族利益相关人物犯罪后可不适用普通法律,不用走正常诉讼程序,而由皇帝选择高官对其进行判决,判决结果往往是宽宥处置。官当制是指官员的爵位可以抵罪的一种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士族贵族的特权B.地方实力的增强C.皇权专制的削弱D.官僚政治的腐败
2024-05-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手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酸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A.开创了民族交融的新时代B.意在为其统治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已经取得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横州市横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下令全国各州县清查丈量耕地,核定各户占地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税额,结果只有少数地区实行,且在元丰八年(1085年)基本废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丈土地繁难B.此举加重了农民群众负担
C.大地主的反对D.此举无法增加政府的收入
4 .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024-01-31更新 | 147次组卷 | 6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57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段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西班牙人来到美洲的首要目标是攫取贵金属。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白银开采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墨西哥北部的萨卡特卡斯,一是安第斯高原中部储量丰富的波托西。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量开采白银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额收入,使其得以维持庞大军队和臃肿的政府,继续追寻建立世界性帝国的梦想。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印第安人村社生活秩序失调最严重的是那些为波托西提供劳力的地区,按照保守的估计,每年大约有50000人迁进或迁出波托西,人走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混乱了,很多人再也未回到家乡。有多少人直接死于采矿和提炼工作,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摘编自[]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

材料三   1565年,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在一份所需物品清单中列有“在中国交易用的银元和优质银条”,称这些物品“对于维持他们在菲律宾的活动非常重要”,希望能用从美洲驶往菲律宾的“首班船尽快送达”。

——摘编自[]艾玛·海伦·布莱尔等编《菲律宾群岛:1493-1803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开采白银对西班牙及印第安人造成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在世界白银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原因。
2024-01-22更新 | 42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祖冲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非交往在唐代的始于贞观年间。根据史料记载:“殊奈,昆仑人也……贞观二年(628)十月,使至朝贺。”天宝十年(751),唐朝人杜环到达过非洲。唐代的中非交通线主要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8世纪后,陆路渐趋衰落。瓷器和丝绸是唐代时期输入非洲的大宗物品。从7世纪开始,东非海岸商业性城邦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推动了中国商品进入非洲。香料、象牙则是非洲输往唐代中国的主要物品。

——摘编自景兆玺:《唐代中非关系论述》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非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基础设施融资方、对非投资增速最快国家、非洲国际工程的主要承包方以及主要发展合作伙伴。非洲国家也积极支持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主张和倡议,非洲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最积极的方向之一。面对百年变局,中非团结合作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能为非洲乃至全球繁荣发展和持久和平注入强劲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

——摘编自周玉渊:《大变局时代中非合作的新征程与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中非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处理与非洲关系的基本原则。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李渊称帝后,“率土之众,十不存一,干戈未静,桑农咸废,调弊之后,饥寒重切”,鉴于此,武德元年(618),李渊下令唐军所行之地给复三年,自余给复一年。后又颁布《罢差科徭役诏》,宣布“新附之民,特蠲徭役,欲其休息,更无烦扰”。同年,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啬半羡,则增价而收”。武德二年,初定租调之法,每丁租二石,绢二文,绵二两,同时规定受田农民均可输庸代役,日绢三尺。武德四年,李渊下令发行开元通宝钱,“轻里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武德六年,发布《劝农诏》,命令州县牧宰,对追征输送,及寻常营造,一律停止。武德七年,又重新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田100款,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武德八年,李渊鉴于各地斗秤轻重大小不一,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但同时,武德年间还存在“政刑纰缪,官方弛紊”的弊端,以及官员烦多、开支加大的问题,受种种条件制约李渊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摘编自王士立《略论唐初李渊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唐初李渊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唐初李渊经济改革。
2024-01-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荟萃论战的大舞台,稷下先生“喜议政事”“不治而议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而“世主”则自觉地不以行政权力干涉学术,让其自由辩论。这一现象(     
A.表明义利观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B.推动百家争鸣的稷下学风形成
C.反映出君主专制集权D.说明各派间矛盾尖锐
2024-01-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