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歌谣、谚语合称“谣谚”,二者都因很上口而便于传诵,是民风民心的直接体现,也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

宋代部分谣谚

类别谣谚
经济谣富儿更替做(轮流做富户)
科举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政治谣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场科举朝廷重用了三人)
社会谣只重衣衫不重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一个历史观点,并进行阐释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4-23更新 | 178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何以中国”的文物展览,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晋归义羌侯”官印入选其中(见下图)。印为金质,驼钮。印文小篆字体方正,布局严谨。这一文物入选此次主题展,主要原因是(       

A.展现了制印技术的精美B.体现出篆书艺术的魅力
C.象征着西晋国力的强盛D.是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
2024-03-06更新 | 120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A.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别贯彻各种政令
B.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C.根本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D.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024-01-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特点所体现的制度是(     
A.内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024-01-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康熙起居注》(康熙帝每日言行的记录)记载,晚年的康熙皇帝曾言:“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说明(     
A.君主勤于政事从不懈怠B.皇权独揽利于长治久安
C.乾纲独断增加政务负担D.康熙晚年统治危机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
A.是突发的农民起义B.体现了古代英雄史观
C.利用宗教发动民众D.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
2024-0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大多数时期,枢密院处于宰相的控制之下,“至开禧(宋宁宗年号,1205—1207年),遂为永制”。据统计,在南宋王朝的150多年的时间内,三省长官和枢密使连续不兼职的时间仅十五六年。这一调整(     
A.解决了严重的冗官冗费问题B.反映出专制皇权统治的衰落
C.有利于提高决策与行政效率D.是重文轻武政策破产的标志
10 . 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特点说明了(       

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