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两种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终于在此相遇。以下两件展品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一体B.封闭保守C.自成体系D.连绵不断
2024-02-15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代

全国(所)

北方(所)

南方(所)

唐—五代

47

8

39

713

31

682

A.重文轻武之风B.经济重心南移C.印刷技术发展D.理学大力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
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
2024-02-08更新 | 50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要想维护统治,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第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第二,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第三,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第四,宏观经济制度模式。

——摘编整理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初、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如何探索“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的?

材料二   这时的思想家确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光荣战士。尽管他们自身也有弱点,但在当时说来,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这就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的思想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运动的意义。

材料三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阅读材料三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孕育的新思想……(它的创立)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世界进入了大变大调整时期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方位的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开启。

——摘编自陈锡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根据》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所孕育的新思想”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思想创立的必然性。
2024-0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古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史实中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唐朝玄奘西行天竺取经B.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C.日本学问僧到长安求法D.唐招提寺是建筑的杰作
2024-02-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战国时赵武灵王倡胡服骑射,引进胡服,但胡服没有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五胡内迁后,胡服为广大汉人所喜爱,并逐渐普及。这一典型事例最能说明(       
A.胡服因美观而受人追捧B.喜新厌旧是人们的天性
C.政府提倡违背民间意愿D.民族交融丰富人民生活
2024-02-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所示为对元朝某机构的描述。该机构是(       
●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之一
●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其职能相当于行省机构,故在吐蕃地区不另设行省
A.中书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宣慰司
2024-0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9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这一时期,面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劲气”的志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面临哪些忧患?试举出北宋一位试图以改革解决国家忧患的人物及历史事件。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已无与焉……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2024-02-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朱熹是南宋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康熙称其“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下列主张与朱熹有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存天理,灭人欲”
C.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D.工商皆本
2024-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