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已发现43处遗址点,多为积石冢性质(如下图),其最大特点是无论是一地单冢或多冢,每个地点都设有一座具有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其他墓葬置于中心大基南侧。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观念的萌芽B.区域文化相互交融发展
C.社会结构的变革D.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成
2024-02-2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距今约 6000~5000年的北阴阳营文化遗址(位于今江苏南京) 中出土了 142件“石钺”,如下图所示。钺身薄而轻巧,钺刃锋利,考古学家推测为军事兵器; 同时从墓葬等级以及随葬品规格来推断墓主人有极大可能为军事统帅。据此推断,当时(     
A.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B.石器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C.完整的权力结构建立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2024-03-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下图为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据图可知,姜寨聚落(     
A.可能经常面临部落纷争B.等级分化日益明显
C.手工业结构相对完善D.农业危机逐渐严重
2024-01-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见少量写实性画面,其中《鹳鱼石斧图》(示意图如下)最为典型。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鹳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画在专门为装殓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这一疑问可以推断,此画反映了(     

A.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成就B.渔猎是当地主要生产方式
C.原始绘画艺术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诞生了早期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A.国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初始文明出现D.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6 . 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

A.尊重自然生态B.彰显多元一体C.强调等级法度D.注重坚固实用
7 . 中国方言是汉语的分支。中国地域广阔,汉语的方言众多。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如下图所示。这体现中华文化
A.种类丰富和多元一体B.不断传承和与时俱进
C.求同存异和人文精神D.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2022-06-05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3选择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有1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A.早期人类的单一性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D.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2020-01-21更新 | 529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