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甘肃南佐遗址距今5100年左右,该遗址核心区是内外环壕围成的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聚落遗存,中部有9座大型夯土台,中央有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的带有夯土围墙和护城河的宫城区(如下图)。这可用于研究该时期(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D.游牧部落的典型形态
2 . 图1、图2是距今4700年至4100年的河南郝家台遗址出土的部分农作物遗存,通过分析鉴定可知,郝家台遗址农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据此可知,当时郝家台地区(       

       

图1                                             图2

A.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B.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C.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D.以石器锄耕方式为主
2024-03-26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山西陶寺遗址、甘肃和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玉琮(如图1所示),陕西延安神木石峁的玉璧(如图2所示),都是源自良渚玉文化。二里头、殷墟、三星堆、金沙等遗址中的玉器也都受到良渚玉文化的影响。直到商周之后,各地出土的玉器中仍然有良渚文化遗存的影子。材料可用于说明(       

图1玉琮图2玉璧
A.中华早期文明的交流与传承B.早期中国南北联系的加强
C.良渚文化的社会生产力发达D.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4 . 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A.机械化生产建立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
2024-02-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距今约5000年的水舞蹈纹彩陶盆(图),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盆内壁饰为三组舞蹈图,每组五人,舞者手拉手,均面朝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翩翩起舞。它体现了(       
   
A.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结合B.社会组织的复杂与高效
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D.等级秩序的确立与完善
6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A.黄河上游地区重视水利的兴修B.河北平原腹心地带生产力水平较落后
C.各遗存对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D.黄河流域持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2023-05-2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三模(保温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右图是仰韶村遗址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表面打磨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类似月牙的纹饰,鼓腹平底,呈红褐色。这说明仰韶文化时期(     

A.掌握了彩绘陶器制作技术B.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部落之间存在频繁的战争D.出现早期国家的雏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10月18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由图可推断该聚落
A.主要从事渔猎采集B.善于运用灌溉技术
C.出现明显贫富分化D.选址经过充分考虑
9 . 图1、图2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的原始彩陶器,玫瑰花图案的彩陶盆具有典型的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特征,鳞纹彩陶罐带有明显的辽东、蒙西红山文化的特征。这体现了

图1玫瑰花图案彩陶盆

图2鳞纹彩陶罐
A.中华文明起源源远流长B.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C.中原文化发展领先全国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遗址分布星罗棋布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部落联盟战争频繁D.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