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距今约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点遗址,也是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代表性遗存。如图为该遗址的平面布局图,通过该遗址我们可能推测(     

A.聚落生活组织有序B.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C.国家形态业已具备D.生活习俗差异明显
2024-04-2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距今约60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该遗址发掘出土玉器、边角料和玉料等1100余件、石器500余件,玉石器技术有切割、打磨、镂雕、钻孔、抛光等,其中玉龙(见如图)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些玉石器(     

A.代表了世界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B.反映出不同区域文明的密切交流
C.标志着国家初始形态的基本具备D.为研究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2024-04-11更新 | 39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通过观察图1到图2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旧石器时代文明发展程度较低B.新石器时代农耕经济极为发达
C.中华文明起源呈螺旋上升趋势D.中华文明发展呈多元一体趋势
4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A.黄河上游地区重视水利的兴修B.河北平原腹心地带生产力水平较落后
C.各遗存对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D.黄河流域持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2023-05-2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陶寺遗址足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上的遗址,都城的规模庞大,城址面积达280万平方米,下图所示是山西襄汾陶寺城邑平面图。据图可知,当时(     

        山西襄汾陶寺城邑平面图
A.生产力得到了持续发展B.已经进入了“万邦”时代
C.血缘纽带关系逐渐松弛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的形态
2023-02-12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下图中的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
A.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B.出现农耕和定居生活
C.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D.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2022-05-31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该图表明
A.中国考古发掘技术领先世界B.长江流域文明发祥早于黄河流域
C.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D.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10月18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由图可推断该聚落
A.主要从事渔猎采集B.善于运用灌溉技术
C.出现明显贫富分化D.选址经过充分考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该图可以得知
A.遗存分布零散,不同文化间彼此孤立多元
B.遗存分布不均,黄河文化成为是唯一代表
C.遗存分布叠加,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化发展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遗址分布星罗棋布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部落联盟战争频繁D.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