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这反映出(     

A.阶级分化非常明显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礼制的形成与发展D.远古文明多元一体
2 . 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一些人开始专注于陶器、纺织品和金属制品等的制作,这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文化。材料可用来解释原始社会末期(     
A.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B.民众物质生活十分丰富
C.工匠和手工业的兴起D.人们贫富分化渐趋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学者估算,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工程的土石方总量约1000万立方米。若以开采、运输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计,估算所需3300万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据此推知,当时良渚人(     
A.具备社会组织能力B.科技水平较为发达
C.城市防御体系完备D.文明形态已经成熟
4 . 下表所示是某同学搜集的三星堆文明与玛雅文明的部分特征对比。该同学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三星堆文明与玛雅文明(     
三星堆文明玛雅文明
出土了青铜神树,这些神树被视为连接天地、沟通超自然力量的重要媒介有被称为木棉圣树的形象,它展现宇宙四方,并象征 天地等元素的结合
一些青铜器和玉器上也刻着与天文相关的图案 和符号奇琴伊察的天文观测台精确地定位夏至和冬至的日 出位置
A.宗教信仰发达B.存在交流对话
C.社会组织发达D.宇宙观较相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牛河梁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期重要文化系统代表,其中“祭坛、女神庙、积石冢”文化遗存组合被认为是后世都城“天坛、太庙、帝陵”组合的“祖型”,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眼中的“中华文明的曙光”。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B.已经正式形成了宗法制度
C.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D.标志着国家形态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的山西陶寺墓地,已发掘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墓圹穴宽大,葬具讲究,有棺有椁,随葬品多而精美;中型墓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圹穴仅能容尸,多无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阶级压迫异常的残酷
C.处于早期国家阶段D.邦国林立格局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余处,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如辽河流域的查海文化,山东泰沂地区的后李文化,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等。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A.连续性B.开放性C.兼容性D.多元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59次组卷 | 5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考古学家在研究时发现,三星堆遗址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殷墟出土的青铜器铸造使用的金属原料,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高度相似。这些金属原料很有可能来源于殷墟、三星堆、新干大洋洲三地围成的中心点——鄂西。这可以用来佐证先秦时期(     
A.长江流域已成为经济中心B.中原文化向边远地区传播
C.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联系D.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2023-12-07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