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4-05-25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传说黄帝时期有人“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用来“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夏朝后期诸王中,胤甲、孔甲、履癸等都是用日干为名;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千支象形,商王也多用天干的名字为代号。这说明(     
A.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知B.古代君主重视记录物候气象变迁
C.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发展一脉相承D.生肖与星座影响着古代社会生活
2024-04-01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A.家国一体B.天下为公C.民本思想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愁眉”一词本指我国古代女子化妆的方法。东汉时期的孙寿喜欢化啼妆、愁眉,这样就显得惹人怜爱,娇媚。佛教传入中国后,“苦”的思想得到传播,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后人用佛教的“苦脸”代替“泪眼”,再与我国古代的“愁眉”直接结合,创造了“愁眉苦脸”这一成语。这反映出(       
A.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B.前代语言文字不被社会重视
C.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未出现冲突D.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朱熹认为《史记》虽然有“仁义”的内容,但“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且关于历史的记载多与孔孟不同。他主张应该“求义理于六经”。这反映出朱熹(       
A.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B.轻视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C.强调多角度认识历史事实D.主张格物致知以探求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     
A.血缘性、宗教性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D.民族性、地域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秧歌是一种源于农事活动的民间舞蹈形式。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创造出具有革命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解放战争时期,跳秧歌成为“胜利”“解放”的象征。由此可见,新秧歌(     
A.顺应了革命时期的艺术追求B.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C.适应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D.体现了工农大众的领导地位
2024-02-28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2024-06-03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亚里士多德指出:“起初,任何人如果发明了一种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技艺,他将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但这决不只是因为他的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他被认为比其他的人聪明、优秀。因此,后者比前者更富有智慧,因为科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实用。”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     
A.否定科技发展的实用性B.主张科学与人文相互分离
C.激励人自身的不断完善D.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法官审理案件作出正式判决后又变更其判决,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并处罚其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12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亦应从人民会议中撤销,其不得再出席审判。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已形成了分权与制衡制度
C.司法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D.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一部史诗,诗中叙述到,神乖张残暴且任意妄为,人类难以反抗,生与死只在他们一念之间。接着乌特那庇什提姆借睡眠考验摧毁了吉尔伽美什对自身身体禀赋的自信,展现人类自身的缺陷。由此可见,该史诗(     
A.凸显了民众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B.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C.蕴含着一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D.体现了区域间文明的交流和碰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可以说明(     
A.古代文明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的特征
B.铁犁牛耕是非洲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
C.世界各个地区经历过相同的发展过程
D.古代非洲的炼铁技术领先于西亚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下图是公元前141年罗马发行的银币。图片左侧为钱币正面,刻着罗马女神戴着头盔的肖像;图片右侧为钱币背面,刻着胜利女神驾驶两架马车前行,钱币正面和背面均有拉丁文。据此可知,该银币(     

A.为帝国的侵略扩张造势B.借鉴西汉钱币制造样式
C.宣传罗马民主共和理念D.利于促进罗马文化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所谈及的药物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这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医学(       
A.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B.忽视了民族药物学的创新发展
C.融合了东西方的医学成果D.源于帝国境内繁荣的商业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一当上教皇,就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他还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古希腊宗教和神学著作。教皇的上述活动(     
A.意在用宗教的形式彰显人文精神B.通过自身的特有方式助推文艺复兴
C.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2024-04-09更新 | 94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预测卷(一)历史试题【辽宁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95年,国际留学生总量为170万人,到2013年猛增至410万人。1999~2013年美国的国际留学生数量增长了72%,但其国际占比却从2001年的28%降至2011年的19%。这反映了(     
A.国际竞争加剧对精英人才的争夺B.单边主义使美国国际信誉受损
C.科技发展扩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D.经济滞胀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