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湖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2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如图为我国出土的一些镶嵌绿松石铜牌,形制、纹饰略有差异,但制作工艺接近,二里头出土的铜牌所处的时代最早,三星堆最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
C.区域文明在发展中存在交流的情况D.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024-03-27更新 | 33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律中,有一篇名为《内史杂》,有这样的规定:有事情一定要用文字形式向上级请示,不能口头请示,也不能托人找关系。这一规定(     
A.适应了统一帝国的需要B.完成了文字风格的统一
C.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出现D.缓解了不同地区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唐代韩愈以孟子上承孔子而对其特别推崇,在“道统”中将原先被列为上承孔子的颜渊排斥在主线之外,并且将儒学研究从章句训诂引导为对经典义理的探求。韩愈此举(     
A.确立了孟子的亚圣地位B.挽救了儒学面临的危机
C.影响了宋代儒学的发展D.顺应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内阁设立后,宰相之权“皆已散而归之大小九卿……阁臣票拟悉据九卿之成案,不敢增一毫意见,不敢逾尺寸成规者也”。这说明当时(     
A.内阁名存实亡B.中央行政管理混乱
C.君主专制强化D.九卿独立决策政事
2023-08-29更新 | 26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下图描绘的是清代

A.商帮主要贸易方向B.人口主要迁移方向
C.高产作物传播方向D.粮食主要运销方向
2022-03-22更新 | 36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同治六年(1867年),御史张盛藻上奏说:“……天文算学,宜令钦天监天文生习之;制造工作,宜责成工部督匠役习之。文儒近臣,不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而这些奏议传出后得到北京士大夫的称赏,当时凡以“士君子”自尊自重的人,皆以读洋书为耻辱,没有人肯入同文馆。这表明(     
A.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B.维新变法运动面临巨大阻力
C.传统观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新爱国香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做法(     
A.彰显了实业救国的家国情怀B.加速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体现了爱国民主的五四精神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某决议指出:完全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由农民代表会议自己支配给贫农耕种,耕者有其田……歼灭豪绅地主及一切反革命派。本党坚决的反对用减租、没收大地主、打倒劣绅恶地主等……来替代上述的革命口号。由此可知,当时中共重在(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消灭封建生产关系
C.瓦解农村小农经济D.转移全党工作重心
2023-08-29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0年1月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参会的代表总共400人,工人占20%,农民占5%,工商界占13.5%,文化教育界占20%,军政机关占9.75%,还包括少数民族、宗教界等代表。会议通过了有关建设新重庆的2I2件提案,选举产生了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由此可知,会议的举行(     
A.巩固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运行
C.调动了民众抗美援朝的积极性D.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根本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小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收集到如下素材:《“复兴号”与“和谐号”相会的一瞬间》《“神威·太湖之光”: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走》。据此判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
B.“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C.“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古印度键陀罗佛像(如下图),是古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远征来到印度,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后形成的艺术成果。据此可知,键陀罗佛像(     

   

A.是研究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珍贵资料B.证实了古代印度佛教起源于古代希腊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D.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彻底征服了印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一当上教皇,就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他还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古希腊宗教和神学著作。教皇的上述活动(     
A.意在用宗教的形式彰显人文精神B.通过自身的特有方式助推文艺复兴
C.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如图的画作名为《群神宴》,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所作,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古罗马与中国已经建立直接的商贸往来B.画作利用中国的物质元素表达时代精神
C.阿拉伯商人在亚、欧之间从事中介贸易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材料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       
A.具有三权分立的特点B.体现制约平衡的原则
C.保护印第安人的权力D.背离自由平等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39年5月,英国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白皮书,规定未来5年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数量不能超过7.5万人,超过这一数字必须经过阿拉伯人的同意,并承诺10年后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独立国家。英国的表态意在(     
A.示好德国以维持欧洲均势B.巩固在阿拉伯的殖民利益
C.顺应民族独立的历史大势D.塑造积极正义的大国形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阅读198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1965年为100)变化情况表。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苏联(     

苏联

整体

俄罗斯

高加索地区

立陶宛

(波罗的海沿海)

中亚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168

158

195

204

225

253

265

A.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B.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
C.重视民族边疆地区的开发D.斯大林模式受到猛烈冲击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的一处偏僻乡村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实验。由于不甘贫困,十八户村民达成了协议,他们分田到户,共同享有资源。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他们相互约定,在收获的粮食中,给国家上缴他们应该缴纳的配额,多余的则可以由每个家庭自己销售并保留收益。……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每一户家庭都有权种植自己的粮食和蔬菜,并深深地改变了中国。

——摘编自【美】龙安志《大开放:美国人亲历中国改革开放4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个小小的实验”的具体做法,并简述它“是一个伟大的壮举”的理由。
2024-04-10更新 | 20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蒋介石集团打败奉系军阀,在19287月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同年88日至15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会上蒋介石自诩他的“训政”“是”继续总理的精神,实行总理的主义"。10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了《训政纲领》。该纲领之下,人民应享有的政权固然有名无实,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摘编自吴映萍《试析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实质》

材料二   19484月,毛泽东认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集中全部权力于中央,为达此目标,又须首先在“几大区域内”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9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湖南和平解放后,成立了“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919日,绥远和平解放,成立了“绥远军政委员会”。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我党有威信的回民干部又甚少,欲求彻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决,必须采用政治方式……其办法即用靠拢我们的国民党人和我们的人一道组织军政委员会,以为临时过渡机构。”

——摘编自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国民党政府实行训政的历史背景,结合史实说明“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成了一个空架子”。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在解放区设置的行政区类别,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行政区设置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

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

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4
2
文化史(旧)
3
经济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政治史(旧)
6
世界史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2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单题
30.4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单题
4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50.4明清的商业 单题
60.4洋务运动单题
70.4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单题
80.6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9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题
100.65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单题
110.4古代印度文明 单题
120.65中世纪教会单题
130.4文艺复兴 单题
140.4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单题
150.65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单题
160.65勃列日涅夫改革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80.65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三、论述题
190.4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