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1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近代西方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下列有关这两个制度正确的是(     
①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②律师制度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③陪审团制度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④1878 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023-11-12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因此,当时流行这样一句口号:“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据此可知,宪章运动(     
A.肯定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有效途径
C.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提出了扩大工人政治权利的要求
2023-11-09更新 | 314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18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中低收入人群吃的主要是面包,肉类如牛羊肉和新鲜水果蔬菜等缺乏、营养不良,不及上层。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人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国内外市场得到不断扩大B.农业和工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
C.社会贫富差距已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2023-10-11更新 | 610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下图为20世纪初通航的国际运河,该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成该运河的开通的背景是(     

A.埃及摆脱英国殖民控制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023-06-03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协定内容为:   “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该国际组织成立有利于(     
A.实行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B.加强了金融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C.提升欧元日元的国际影响D.用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2023-11-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启,在东征队伍中,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并与当地人交流交往。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武力扩张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融合B.希腊文明东方化日益明显
C.武力扩张成为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D.帝国扩张塑造了同质文明
2023-11-23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这说明我国(     
A.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B.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在扩大
C.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D.消除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2023-05-28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始终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中国倍加珍惜中非传统友谊,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为此,21世纪以来中国(     
①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③提出“真实亲诚”理念   ④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12更新 | 510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古埃及奴隶制经济是约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至公元6一7世纪的古埃及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下列有关古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
②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③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④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某决议指出:完全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由农民代表会议自己支配给贫农耕种,耕者有其田……歼灭豪绅地主及一切反革命派。本党坚决的反对用减租、没收大地主、打倒劣绅恶地主等……来替代上述的革命口号。由此可知,当时中共重在(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消灭封建生产关系
C.瓦解农村小农经济D.转移全党工作重心
2023-08-29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些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下列遗址具备以上特征的是(     
A.兴隆洼遗址B.陶寺遗址C.河姆渡遗址D.仰韶遗址
2023-11-10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汉朝的版图(见如图)在秦朝的基础上,几乎扩大了一倍。下列项中,属于汉朝在新增区域的统治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元帅府D.伊犁将军府
2023-11-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该赋税制度的要义是(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B.“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并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元朝大运河的说法有误的是(     
A.以洛阳为中心B.全长近1800千米
C.改变了隋唐迂回曲折的路线D.通惠河直达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2023-08-29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光绪二十四年有诏书云:“自王公至士庶,各宜努力发愤,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博采西学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省倡,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这一诏书意在(     
A.废除科举制度B.设立学堂选官制度C.推进洋务新政D.培养人才以应时务
2023-11-12更新 | 575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下面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示意图(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改编)。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     

①总的背景是经济繁荣、国土开发                 ②与赋税制度的调整存在一定的关系
③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是重要原因                 ④直接导致华工出国,形成苦力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13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有学者认为,“有法制才能有法治,有法制为了要法治”。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举措(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恢复了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法制
C.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D.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
史实史论
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西欧社会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中古时期法国享有铸币权的诸侯人数逐渐减少中古时期法国诸侯的特权被取消
《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反映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制度等阿拉伯帝国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高丽律》规定:“年古七十以上父母无守护,其子孙犯罪应配岛者,存留孝养。”高丽王朝孝文化历史悠久
A.①B.②C.③D.④
2023-10-11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9. 在生死存亡关头,俄国出现了所谓的“农民的布列斯特”。由于农民在缴纳了粮食之后可以自由支配手头的粮食,就引发了交换的问题……这种经济政策不是按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该经济政策(     
A.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加入了市场机制B.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保证前线粮食供应,缓解城市饥荒D.为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资本避开了对劳动征税很重或劳动受到严密保护的西方福利国家,而选择了征税较少并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西方国家产业空洞化。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形成冲击B.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D.减轻关税负担成为国际的趋势
2023-08-28更新 | 30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以往学术界,根据共产国际七大报到登记表、魏拯民给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日伪当局对其赴苏参会的记载等,认定其参加了共产国际七大。但新出现的史料《莫斯科档案(李大钊同志略传)的背后》说他没能参加共产国际七大。由此可推知(       
A.档案史料受到官方影响,主观性较强B.史料的多元性模糊了历史的细节
C.史学研究应首先进行史料真伪的考辨D.史料挖掘能够推动历史研究发展
2023-11-20更新 | 13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此丰足,皆有便宜”。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对抗的不利局面,中国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中国一方面支持亚非拉等国家的反帝反殖民主义,同非洲很多国家加强政治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终于在60年代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一个缺口。……世纪之交,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等一幅更多中国元素、更广合作维度、更深互动与融合的壮丽图景开始浮现,中国逐步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熊雷《新中国外交6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的原因,并列举隋唐时期通过海路进行对外交流的著名历史人物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及《马关条约》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的重大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60年代“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一个缺口”的历史事件。简述“世纪之交”中国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指出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构建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2024-05-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契约租佃经济下,富民和佃户各自以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优势参与农业生产,改变了均田制下一家一户小农独立经营、自备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 经由市场,富民购买占有大量土地,但单一地租收入无法满足他们自身多样化的需求,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通过市场达成。与此同时,契约租佃关系下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形成大量少地的五等下户和无地客户,他们中的一部分虽然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手段获得富民土地的租佃权,但土地租佃的稳定性仍然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另一部分作为剩余劳动力向小商、小贩和雇工转化。

——摘编自余猛、林文勋《宋代契约租佃制与农村市场的互动关系》

材料二某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村社会各阶层土地占比状况

地主富农贫农中农
1937年16.42%21.92%17.92%41.69%
1942年10.17%10.17%19.37%49.14%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四集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推行之初,党内外很多人都质疑:恢复市场、商品自由贸易等措施,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会不会冲击社会主义?列宁清醒地意识到存在这样的危险,他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主要是:(1)国家掌握土地;(2)也掌握生产资料方面的一切命脉(运输等等);(3)小生产领域中的贸易自由;(4)在吸收私人资本(租让和合营公司)意义上的国家资本主义。

——摘自刘军等《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三大误读与正解》

(1)根据材料一,扼要概括宋代契约租佃制度与农村市场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简析契约租佃制对宋代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该阶段推行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简析该土地政策实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列宁认为确保资本主义因素不至于危害无产阶级政权的关键。结合所学,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简述斯大林执政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对农业的措施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教科书特别是地理学教科书,曾是文明等级论的主要载体,就目前资料来看,最晚到19世纪初,文明等级论在英美等国已经进入中学地理学教科书。

分类种族
蒙昧人美洲印第安人、黑人
野蛮人阿拉伯人、马来人
半文明民族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波斯人、土耳其人
文明或开化民族欧洲人及其后裔,尤其是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据1838年【美】莫尔斯父子合编(新体地理学)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文明、野蛮”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26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跨市联合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1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世界史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7,9
4
文化交流与传播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中国古代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单题
2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题
3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40.4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单题
50.65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单题
6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70.4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80.65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单题
90.65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100.6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单题
110.4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120.85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130.65赋税制度(汉-唐)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140.65经济重心南移(宋元)单题
150.4戊戌维新运动  百日维新单题
160.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170.65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80.6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单题
190.4新经济政策单题
200.65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210.65史学观念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20.4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3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斯大林模式
三、论述题
240.4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