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A.凸显出商朝的政治核心地位B.可用于解释早期文明的特征
C.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D.可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有11条堤坝。根据初步研究,这个水利系统应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水利系统促进早期农业产生B.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北方
C.展现出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D.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2024-01-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鲁家塬子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遗物有尖底瓶、钵、盆、罐、陶纺轮、刀、石斧、石环及彩陶片、红陶残片。纹饰有鱼纹、几何纹、宽带纹、曲线纹、绳纹、附加堆纹。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发达
C.已出现了早期手工业D.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4 . 1959年,考古学家安志敏提出:“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黄河中下游一直是古代文明的中心。……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与不可分割的联系,奠定了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发展基础。”学者强调的是(     
A.黄河中下游是古代文明的中心B.黄河中下游文化的影响
C.史前文化能证明历史的真实性D.中国历史的强大延续性
2024-01-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00年10月,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以及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我国(     
A.早期文明集中于南方地区B.原始农耕文化领先世界
C.小农经济有着悠久的历史D.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
6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发现河姆渡人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这表明河姆渡人(     
A.创作了最早的原始艺术B.具有非凡的智慧
C.是旧石器时代典型代表D.已进入文明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本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的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这说明当时(     
A.具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有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D.出现了尖锐阶级矛盾
9 . 在距今10000至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以及以粟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两大系统。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习惯的不同B.耕作技术的区别
C.自然条件的差异D.经济发展的不同
2023-02-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良渚文化的中心在浙江杭州西北的良渚镇。那里发现有良渚古城、贵族坟山和超大型水利工程等。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即莫角山,为一正方形的高台,面积达30万平方米,发现有宫殿遗迹,工程浩大。据此可知,当时(     
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D.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2023-02-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